叶兆言:现在花同样的钱宁愿买包烟还是买本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叶兆言:现在花同样的钱宁愿买包烟还是买本书?
2010年02月03日 14:38 来源:现代快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现在咱们宁愿花几十块钱买包烟,却很少有人愿意花同样的钱买本书!”昨天,正参加江苏省作家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的著名南京作家叶兆言会议间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透露,自己刚刚推出新书《江苏读本》,这是一本倾注了自己很多心血,向“偶像”房龙致敬的书。但是让他颇为感慨的是,尽管自己费心费力,但恐怕很少会有读者分享。

  忧虑《江苏读本》读者少

  叶兆言向记者描述自己在创作《江苏读本》的状态时,用了“全力以赴”这四个字。他说,《江苏读本》其实早在2007年初就已经写好了。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作文”。在刚动笔的时候,以为很容易,可是写着写着,发现其实很艰难,“写这本书,我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很多细节需要去仔细研究。这本书也绝不是为咱们江苏打广告,记录的都是一些我内心的真实感受。我希望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让读者从一个更美好的角度来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城市。”

  据了解,《江苏读本》的定价是15元,并不算高。但对该书的市场前景,叶兆言心里仍然有些“打鼓”。他表示,对于一些读者来说,《江苏读本》的地域性比较强,限制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再加上此书没有太多的故事情节,读起来可能会有些平淡。

  叹作品被关注得越来越少

  虽然是一名多产的作家,但是叶兆言依旧担忧地表示:“现在每年都会涌现很多作家,有很多的新书出现,竞争挺激烈的。而像我们这类作家,平时也不太宣传包装,所以关注我们作品的读者有可能越来越少。”叶兆言甚至表示,“有时候别人会批评我的作品,我倒不觉得这是坏事,因为至少证明他确实已经读过、关注过这个作品了。我觉得我们写的很多东西没有人分享。书店里面也越来越少出现我们的书,但这也不能怪书店,有些卖得的确不是很好。”叶兆言无奈地给记者打了一个比方:“现在咱们身边有很多人宁愿花上几十块钱买包烟,也不愿意花几十块钱买本书看看。”

  除了写作不知能干什么

  尽管对图书的销售前景不是很有信心,但是作为一位知名作家,叶兆言对写作热爱的程度可见一斑。他形容自己为“文学工人”,脑袋中从没断过对写作,对作品的思考,除了写作都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些别的什么事情,甚至都找不出一些别的业余爱好。“我觉得写作对我来说就像以前别人抽大烟一样,是有‘瘾’的。我的脑海中总是会不停地构思作品,就连每天坚持的游泳,也是为了写作,为了找到一种力量与之协调。”最后,叶兆言直言,就算有一天,自己没有读者,没有稿费,也还是会一直写下去。

  观点争鸣

  苏童:读者越来越少很正常

  在作代会现场,记者也采访了叶兆言的好朋友、同为南京作家的苏童。

  对“读者少”不担忧

  对于叶兆言担忧“读者越来越少”,苏童显得相对坦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作家,所对应的读者年龄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新的作品也在发现新的读者。就算最后只剩下几千个读者也是可能的,但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我的作品内容大多是虚构的,但我并不担忧,人一过40岁就很容易对虚构的作品失去兴趣。”

  允许自己有时不创作

  叶兆言总是争分夺秒地创作,不允许自己写作的发条松下来。苏童则向记者透露,自己的新作也正在酝酿中,是一部关于小市民家庭生活的书,但是自己并不着急:“我的写作习惯是可以有一段时间完全不创作,等到心中的人物呼之欲出的时候才开始动笔,让人物从我的脑海里蹦出来。”

  赵本夫:写作不是作家专利

  曾创作出《天下无贼》的作家赵本夫昨天在参加作代会期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表示,作品叫好与叫座其实应该是统一的,“不是说好的作品就一定不叫座,写了别人不懂,我不赞同,我喜欢用最平常的话,表达最深刻的意义。像《红楼梦》一样,谁说看不懂啊?初中生就能看!好的作品是希望踩三轮车的能看懂,同时也希望专家看得更深沉。”

  赵本夫同时表示,写作不是作家的专利。现在应该是全民阅读、全民写作的时代。

  提起自己,赵本夫表示,自己写的作品总体数量不多:“二三十年来,不匆忙,一直量不大。如果写一个题材,自己会想好想清楚了再写。目前手头有一个短篇小说,但是估计要放个四五年才会继续写。”

  多数读者

  叶老师,你多虑了

  对于叶兆言担忧自己的“读者越来越少”,记者昨天采访了一些读者。有人认为,叶老师的担忧是有必要的,毕竟任何作品都需要经过市场的考验。但多数人觉得,叶兆言“多虑”了,作家保留自己的风格才是最重要的。

  “叶老师也不用太担心了,你能有今天的成就,当然是因为你身后有一批忠实的读者在支持、肯定你。你就安心地创作吧,懂得欣赏你作品的人还是会义无反顾地支持你的。”——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

  “叶老师的作品很有自己的特点,不用特地考虑市场的需求。作家作品‘不叫座’的情况并不是出现在你一个人身上。更何况,‘不叫座’也并不代表作品本身不优秀。”

  ——IT从业人员小刘

  “读者的肯定度当然是考量作品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作品不能受到读者的喜爱,的确是值得担忧的。毕竟如果没有读者分享作品,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也不能得到真正的传达。”——已退休的张老师

  “之前有一次想看叶兆言的一本书,可去书店一问,都说没有。当时就觉得很郁闷,他们的读者越来越少,书店也渐渐不引进这类书了,最后导致了想读的人也读不到。久而久之也不读了,这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文学爱好者张林

     快报记者 应嘉轩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