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缺失西北角:与城中那片最大的水面有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北京城缺失西北角:与城中那片最大的水面有关?
2010年02月04日 17:1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太平湖遗留下的照片不多,上一张可以分辨出湖面最窄处的木桥;下面一张的左面是城墙。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北京内城没有西北角,历来有多种说法,有自然说也有风水说等不同的解释

  “转河”重见天日,但走的已不是光绪年间的老路线

  历史上的西直门是北京的“水门”,把守着高梁河这条生命线

  这张航空照片拍摄于1948年冬天,那时的北平已被解放军团团围困。照片上弯曲的城墙可以看出当年修筑城墙时为了寻找一块坚实的地基而煞费苦心;左边护城河边有一大片稻田,元代曾经是“积水潭”的湖面的一部分,上世纪50年代开辟成为“太平湖公园”。远处小土丘上的建筑是纪念郭守敬的 “汇通祠”;照片下部的内城西北角楼早已毁于光绪年间的战火;城脚下那一片被围住的地方是“华北剿总”的军需粮草仓库,已空空如也。

  北京是一个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古都,它的大气在于一丝不苟的规划,于有条不紊之中保持着像棋盘一样对称和横平竖直。但也有例外,明清北京内城的西北角就出现了一处接近30度的倾斜,从地图上看,北京城好像缺失了一个角。对于这一点,历史地理学家、水文工作者乃至“风水先生”都有各自不同的解释。网上不少文章引用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的如下解释:当初城墙是按矩形设计的,工匠们千方百计地想把矩形图案的对角线交在故宫的金銮殿上,以表示皇帝至高无上的中心地位。但由于自然原因,最终还是偏离了金銮殿。为避免杀身之祸,他们只好去掉一角,这就是西北角。

  -西北角的缺失与城中那片最大的水面有关

  如果侯仁之先生真的有上述解释,那么所谓“自然的原因”就是积水潭。

  我们知道,元代漕运的终点,就是大都城内的积水潭(又称“海子”)。为了漕运,郭守敬引西北诸泉之水入瓮山泊,从瓮山泊扩浚、顺直高粱河,经和义门入积水潭,从而为大都城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水源。当关闭了万宁桥下的澄清闸,积水潭水面上升,面积扩大,才出现了“千帆尽入,舳舻蔽水”的漕运胜景。从元大都地图上看,元代的积水潭像一头“海马”,面积是今天积水潭的数十倍!(见手绘地图)

  从公元1406年到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在前朝大都城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北京城,为迁都作准备。为了便于防御,将北城墙南缩五里,北城墙西段正好穿过积水潭最狭窄的部分,也就是“海马”的脖子,可是再往西,又要穿过宽阔的水面。我们知道,在稀软的湖底,要建中国历史上最坚固的城墙地基,谈何容易。据说,当年在建这一段城墙时“屡建屡塌”(在明以前,中国大部分城墙都是夯土筑就。)将北城墙向南倾斜,实属无奈之举。我想,如此大的举动,朱棣不会不知道。而且当年朱元璋修筑南京城时,为了避开城内外那星罗棋布的水面,也并非横平竖直。

  内城没有西北角,破坏了北京城整体的对称性,面对这样的缺憾,就要靠风水先生们的“三寸不烂之舌”来自圆其说了。当时那些手拿罗盘和“先天八卦图”的先生们是如何解释的,这在史书上是很难找到了。我想无非就是只有如此,才能使龙脉千秋永续;才能点缀成北京地理风水的至高境界。其中有一种说法曰:西北系“艮位”,艮代表山,本身是突出的,所以修城墙时这里凹陷一段取其意。笔者在现代出版的明万历~崇祯年北京地图上,在内城西北角楼内(今玉桃园一区位置)找到了一处名曰“安艮厂”的院落,可能就是当年的军需工厂。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