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变迁:中国年走向世界 “恐归族”引关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春节的变迁:中国年走向世界 “恐归族”引关注
2010年02月09日 14: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2月9日电  虎年春节即将到来,相关话题也日渐升温。春节,这一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穿越千年岁月,被赋予了新的年俗内容。“回家过年”仍然是主旋律,但也出现了“恐归”一族。年夜饭依旧温馨,只是有人把地点选在了饭店。发掘传统内涵与提取当代价值如何平衡,成了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众说纷纭的“中国年”,而今已随国家实力的提升走向了世界,形式上虽有变化,“祈福”的内涵却永远不变。

  “恐归族”:什么阻碍了你回家过年的脚步

  临近春节,各大媒体在传播节日喜庆气氛的同时,也高度关注了这样一个群体:熙熙攘攘的春运人群中,见不到他们的身影。热闹欢乐的年夜饭桌上,也将见不到他们举杯……是什么,阻碍了他们回家的脚步?

  据报道,当许多离乡在外的游子捆好行囊、备齐礼物准备回家团圆之时,在中国一些城市里却存在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盼望春节却又害怕回家,渴望团圆但又顾虑重重,这群在“归与不归”之间徘徊的年轻人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称谓“春节恐归族”。

  一项针对此现象的调查显示,“回家的各项开支太大,无法承担”、怕春运压力大、怕父母逼婚事、怕往来人情债、怕饭局等是“恐归族”不敢回家的主要原因。

  面对部分年轻人的各种“恐归”理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觉得“非常没必要”。“虽然时代变了,春节一家团聚的传统不会变。”已为人父母的陆士桢提醒“恐归族”,父母其实并不在意孩子是否“衣锦还乡”,或者给他们丰厚礼物,“至少我的心愿只有一个,就是孩子能平安地回来。”

  学者孔国保则分析说,春节的传统精髓就是合家团圆。而“恐归”是一种趋利避害的自我心理保护机制,这种方式并不可取。要调整心态,理解父母及关心自己的人。他建议,票实在难买就换个时间回去看父母,既节省了成本,又实现了与家人团聚的愿望。

  争议中的春晚:已成“新民俗”还是日益老化

  提到春节,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就是“春晚”。这样一台在特殊时刻集合各界文艺精英的大型演出,让人又爱又恨。支持者称春晚已成不可获取“新民俗”,反对者则直斥其日渐“低俗和老化”。

  有报道称,首创于1983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本是偶然因素的产物。但是,由于连续播出了27个除夕夜,并且是当晚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如今这台晚会已经被称做中国人的“新民俗”。一些出自春晚的台词,如“小样儿,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不差钱”等也成为当年的流行语。除夕之夜,一家人守在电视旁看春晚,已经成为很多人过年的主要内容之一。

  与春晚的巨大关注度相比,来自各界的批评声音同样引人瞩目。学者蔡子君认为,春晚冲淡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春节习俗和传统年文化。还带走了节目创新的动力和勇气。

  清华大学教授肖鹰曾多次撰文,批评春晚的“赵本山现象”。在他看来,赵本山及其弟子小沈阳等人所表演的,并不是真正的“二人转”,而是低俗的灰色“二人秀”。他表示,今年绝对不看央视春晚,“央视春晚的演员严重老化,早该换了。”

  不管外界如何评论,“春晚”仍然是春节期间中国最受关注的文化大事。而由其衍生出的“山寨春晚”等,也备受瞩目。近年来,各个公司、单位自身的联欢会,也被冠以“XX春晚”的名义,相关视频在网络上炙手可热,其中不乏相当雷人的桥段,来自民间的创意,将“山寨”的娱乐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