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孔子》:皇帝的“旧装”而已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电影《孔子》:皇帝的“旧装”而已
2010年02月25日 14:15 来源:今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电影《孔子》一开始大肆宣传,领衔主演周润发先生说:“看孔子不掉泪,你还算是人吗?”据说发哥(按年龄,我应该称他“发弟”,此处从众)这话是带着笑容说的,可以算是“人”的幽默;不过这样的“幽默”却有明显的霸气。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但不贬对方;发哥自卖自夸,还要强迫别人夸他,否则便“不算人”,真是了不得。

  也难怪,周润发不是曾被封为“影帝”吗?

  我真的以为“皇帝”又有了一件可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衣服”了,倒也萌发了想看一看的念头。

  说来也巧。先是朋友要请我,后是我请朋友,一连看了两遍。原本是想看看津湾广场的。后来发现我们这类人,到了津湾大概只适合看电影。都是知识界的,那就看《孔子》吧。所谓VIP厅,80元一张票。不是我们图享受或者想摆阔,而是30元的普通厅,每天只有22时一场,太晚了。我这下明白了,我们的电影城已经下定决心走“小众化”的路线。那就掏钱吧。

  宁可挨“影帝”咒骂,也要先说一句实话:我看了两遍没有掉一滴眼泪,我的朋友也如此。设想发哥可能认为我们应该感动的分马肉汤这样的场景,我们过去看的电影中见得太多了,只觉得陈旧,而无新意。我们也知道颜回对孔子最忠诚,在冰水中捞一两次竹简,虽然老套,但还不太离谱。乃至一直捞到淹死或者冻死,那就从忠到愚,是脑子进了水,怎么可能让人感动呢?——除非和他一样弱智。

  《孔子》的主要线索大致依据《史记》等史著,尚无大的不妥。许多细节,史无记载,文学不同于史书,适当虚构是必须的。这就是艺术创作的天地了。一味拿有无史料记载来要求文学作品,我是不赞成的。比如颜回之死,没有确切史料,当然可以虚构他是淹死的,但为什么被淹死,要虚构得合情理,在艺术上要有创新。可以构想颜回有多种死法,但就是不能像电影中这样;从编剧角度讲,显然没有下到功夫。不是史实问题,而是艺术问题。

  这样似曾相识的情节实在不止一处。齐鲁的夹谷之会,《史记》上有记载,而后面虚构的用牛车假冒战车,使人联想到《三国演义》的空城计,却缺少铺垫,险则险矣,人物性格刻画颇多差距。乃至稍后用大火退敌,似也有“赤壁之战”的影子。

  《孔子》本来是个“和尚戏”,用不上旦角。可是,为了票房,特地加强了南子的戏份。“子见南子”在《论语》中也是最尴尬的一段。《史记》讲得比较具体一点。孔子为了与卫灵公搞好关系,不得不见他的夫人南子。“夫人在纟希 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就这样,见就见了,真的没有什么。用今天的话说,实在没有戏。可是子路不依不饶,孔子只得赌咒发誓:“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电影《孔子》为了凑成一场旦角戏,一面把南子写成孔子的“红颜知己”,一面又要让她挑逗孔子,起身走出了纟希 帷。这一情节,除了使《孔子》更加暧昧,又生拉硬扯地把“诗无邪”、“我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两句话塞了进去,别的什么作用也没有。剧中用完了南子这个人物,就迫不及待、莫名其妙地一箭将她射死了。

  在这样一场可有可无的戏上大做文章,完全是为了迎合文化消费的市场需求,不惜破坏电影艺术规律的媚俗表现。这就导致电影《孔子》也陷入了历史人物孔子曾经的那种尴尬。一方面编剧轻车熟路地沿用了过去“写英雄”那种艺术理念与手段,一方面又无法抗拒现在通俗文艺迎合一部分观众低俗趣味的市场行为,成为一个很典型的艺术上两头不靠的悖论。

  由于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丑陋形象。《孔子》当然不是这样虚妄无聊的“新装”,但如果把它比喻为一件“新衣”,我感到不如更确切地说乃是一件旧衣裳而已。这当然不是演员的事。周润发无疑是个好演员,《孔子》的演员阵容整体也是强大的。但《孔子》不是《阿凡达》,后者主要的魅力在于高密度、高质量的特技所形成的难以匹敌的视觉冲击力,它对剧本的依赖相对小一些。固然剧本的构思也有特点,但如有的评论家所说,《阿凡达》在思想性上达到了如何的高度,可以作为国产大片的楷模,那我看也未必。《孔子》则不然,作为表现孔丘这个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片,一剧之本如果没有达到相当水平,还是不要盲目开拍为宜。拍成以后,剧组成员更要有点自知之明,不要盲目自信到出言不逊的地步;虽然可能是无意的,但很伤害观众。

  现在的艺术作品讲究宣传,但宣传的前提还是要以作品的质量为依托,否则宣传得越厉害,观众看后就越觉得失望。电影《孔子》大抵如此。

  夏康达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