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大蒜文”熏臭了报告文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莫让“大蒜文”熏臭了报告文学
2010年02月25日 15:52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当笔者随手翻开一本某著名大型文学杂志的纪实版时,着实被刊中一张大蒜新闻发布会的照片惊了一下,差点怀疑自己手上拿的不是纯文学刊物。这家大型刊物为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不少老一代文坛泰斗曾任该刊主编,王安忆、莫言等人的佳作在此亮相,代表中国文学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当笔者看到其重磅推出的那篇与大蒜新闻发布会照片相匹配的长篇报告文学后,对今天的报告文学产生严重质疑,难道正如作家袁鹰所云,报告文学“假、大、空”,成了“注水肉”式的变相广告?

  “大蒜文”洋洋洒洒15万字,作者通过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以“新闻联播体”饱含热情地颂扬苍山农民种植大蒜、牛蒡的奋斗精神,并表现了农民移民都市后的种种尴尬。作者的立意无可厚非,对关系到目前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给予了密切关注,但从报告文学的角度来看,篇中除个别段落生动,如“大老徐”勇闯上海滩、“夫妻车”患难恩爱,其余,只有“报告”,不见文学。

  作为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的用词一定要准确,充满真情实感。“大蒜文”中,提到“苍山以其博大的胸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望族豪门”,作者本意可能是指苍山代有人才出,但笔者甚觉荒唐。“望族豪门”,正是几千年来压在中国农民身上的大山,怎么如今却成了令人顶礼膜拜的对象?那些无数次力挽狂澜的热血子弟又被作者置于何方?作者下笔仍需考虑周全。

  又如“作家笑笑生的想象力给了他们太多的梦”,作者信笔一挥,却令笔者哑然。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确实是千古第一奇书,小说借暴发户西门庆骄奢淫逸的一生,揭露社会黑暗。但《金瓶梅》的创作目的是为唤醒人的悲悯之心,并不是劝导大家发财致富。作者那样写,难免让人产生西门庆是中国农民偶像的歧义。

  作者旁征博引,从历史角度阐述苍山文化,但行文间经常缺乏必要逻辑。如“菜博士的困惑”,在说完“苍山是山东日光温室大棚的发源地”后,结语竟是“就像火药、指南针是我们祖先发明的……人们之所以相信专家,是因为专家尊重历史”。一个大棚黄瓜,怎么也拉扯不上四大发明吧?这段结语,不说和上文不搭界,就是内部逻辑也不通,成为专家与尊重历史没有必然联系,老百姓同样也尊重历史。这类风马牛不相及的叙述量不在少,几乎比比皆是。

  “大蒜文”叙述层次不清,有些段落反复出现,有的段落近似流水账,无详略之分,行文枯燥。苍山与荀子、萧何、兰陵笑笑生等的历史渊源一再出现,实在看不出这些先贤与大蒜、牛蒡有什么关系。最要命的是,作者洋洋洒洒,写到“到了大清朝,兰陵笑笑生在此秉烛达旦,写出千古奇书《金瓶梅》”,这可是一个大硬伤啊,稍有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金瓶梅》是明代小说,更何况,兰陵笑笑生身份至今未明,在哪儿写的《金瓶梅》,亦未可知。

  作者在“大蒜文”中,对于农村少年弃学卖菜采取了肯定的态度,而作为读者,笔者心中隐隐作痛。“大蒜文”里,14岁的二娃、9岁的刘振高……少小离家,在大城市闯荡,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获得成功,但我们应该意识到,还有更多的二娃、刘振高们至今仍然挣扎在社会的底层。国家一再强调教育兴国,大力推广义务教育,“希望工程”薪火相传,笔者能够理解农村人因为穷困无法继续学业的苦楚,但弃学卖菜,无论如何也不能称作是“佳话”一桩。“弃学”现象,仅仅是因为贫困么?还是因为社会道德价值的偏差?显然,“大蒜文”的作者有欠深思。在笔者看来,精神的贫瘠远比物质的匮乏更可怕。

  “大蒜文”对某大公司两代老板的树碑立传、歌功颂德,充满“软广告”意味,而这类“软广告”几乎成了当代报告文学的一种普遍现象。如果,报告文学日益成了好耍文字的平庸文人和“先富起来的人”的联欢,那么,它与夹在报纸里的小广告有何本质上的区别?

  如果“大蒜文”作者能从更高的角度审视“三农”问题,挖掘当今农民、农村、农业种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作品会更有力度。报告文学不是空话、套话、阿谀之词的汇集,一旦抽离了社会责任感的高度,这种文体的独特价值又何在?

  乔宗玉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