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大热 专家:年轻人特质被流行文化掩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网络语言大热 专家:年轻人特质被流行文化掩盖
2010年02月27日 13:39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网络语言何以大行其道

  ●尽管网络语言已经可以成功表达个人的生命体会,但是仍然没有超越自言自语。目前阶段,年轻人自身的特质仍然被流行文化掩盖起来。

  ●文化有成长的周期,一个时代会有自己特有的语言风格与逻辑,不断成熟,直到新的语态渐渐稳定下来,再被后来人打破,如此循环往复。

  ●主持人:本报记者 龚丹韵●嘉 宾:梁永安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龚丹韵:今年央视春晚,许多作品都借用了网络语言,力图讨年轻人的欢心。无独有偶的是,时下很多文艺演出都喜欢引用网上的段子。网络语言已经无孔不入,这意味着什么?

  梁永安:这是老节目的生存困境使然。老节目在市场力量面前,企图获得公众更大的注意力,它就不得不更加兼容并包,也就是进行各种跨界的尝试,比如涵盖青年和中年的兴趣点,比如混杂了舞台语言和主持语言,通过这种兼容来放大效应。但往往借鉴后的效果并不好,容易丧失自我主体的创造力。美国一些脱口秀主持人之所以能够一呼百应,因为他们正是创造语言的人,公众是跟着他走。而现在我们的节目反过来借用公众的网络语言,主持人几乎不用多动脑子,借声发音即可,姿态放得很低,甚至有些谄媚,而非真诚和亲切。

  好节目是需要原创的,这样才有感召力。网络语言和段子的无孔不入,从侧面表明,我们的社会文化语言严重不均衡。最主流的平台,恰恰最缺乏语言创造力和生命力。

  龚丹韵:与此相对比的是,一个完全由“80后”组成的相声团体“嘻哈包袱铺”,近年来在北京迅速窜红。网络语、流行语、新闻事件被他们巧妙穿插在传统相声里,尤其贴近当下年轻人的口味。难道只有年轻人才能真正用好年轻人的语言?

  梁永安:他们的相声比较自然,打破了传统相声的刻板模式,风格上显得更自在,扑面而来就有一种青春气质,这是老一辈模仿不来的。

  “80后”还处在语言生成的过程中,许多文化范畴对他们而言是很宽的,很容易就能打破所学语言的依赖性,说出自己的东西。“嘻哈包袱铺”不可避免也会借用许多网络词汇和新闻,但他们的态度很好,不是谄媚,也不是简单套用,而是用娱乐化、随意化的手法贯穿始终,有自己原创逻辑在里面。但美中不足的是,过去的经典相声能让人看很多遍,现在的相声只能看一遍,很快乐,但可琢磨的内涵少,生命感悟少。

  这套语言,“80后”自己运用,比老一辈生搬硬套的借用效果要好,也是当然的。我们的时代发展,已经到了语言的更替期。这背后并非一两种文化门类的盛衰,而是涉及整个社会话语体系的更新换代。

  龚丹韵:话语体系的转型,具体是指什么呢?

  梁永安:改革开放前的语言风格,是比较共性的,都有一个共同的模子,覆盖性很广。比如一部文艺作品,大众可以在同一个共振体系里获得共鸣,真正个体的生活语言并不多,最后仍然会转化成公共话语。而改革开放初期,时代在转型,我们却没有迅速诞生成熟的新话语,所以只能沿用原来的那套,但是在表达新的事物、观点或情绪时,让人越发感到传统话语体系的无力。

  而现在,年轻人不知不觉中创造了自己的话语。它具有口语特点,来自实际的琐碎的生活。比如“打酱油”之类,是把集体语言生活化,短短一个词,在不同语境里,含义多变,包含有隐喻、转喻、象征多种手法,非常个性和活泼。在这个意义上,网络语言打开了表达一个新世界、新时代的大门,它直接来源于年轻人生活的焦虑和不自信,比较珍贵。鲁迅在五四时期追求的目标就是,把中国变成有声的中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音。

  龚丹韵:无论是影视、小说,还是相声小品,只要是年轻人题材,无论质量如何,很多都会一炮而红。是不是这一群体长期缺乏被表达的机会,造成了如今市场的渴求?

  梁永安:在相似的社会压力下,看到其他网友的叛逆性思维和情绪,你会有

  一种倍加亲切的共鸣感,于是互相取暖。但是年轻人的生命过程还比较单一,至少95%都是间接经验,而非亲身体验。

  我认为生命里最重要的特性有两个:劳动性和创造性。现代教育体系下,年轻人大多时间封闭在学校里,还处在成人化的过程中,很多难关都不是自己独立通过的。尽管网络语言已经可以成功表达个人的生命体会,但是仍然没有超越自言自语。目前阶段,年轻人自身的特质仍然被流行文化掩盖起来。

  龚丹韵:怎样的文化生态才算健康合理?

  梁永安:文化有成长的周期,一个时代会有自己特有的语言风格与逻辑,不断成熟,直到新的语态渐渐稳定下来,再被后来人打破,如此循环往复。在一切尚未定型时,最好是百花齐放。比如说周立波的语言,带着老上海浓郁的生活背景,自有固定受众喜欢;易中天的语言,自有熟悉易中天风格的观众欣赏。我们不必苛求全社会都用一种话语体系创作作品。但是每一种语言的主体,都应该说自己熟悉的话,这样才会自然。如果硬把罗马柱子装到四合院去,就会显得不伦不类。

  龚丹韵:那么主流文化作品,越来越喜欢借用新生代语言,您怎么看?

  梁永安:无论效果好不好,这无意中推动了语言的更新换代,等于肯定了新生代语言体系在公共平台上的地位。一个领域的革新往往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创新,另一个是解构,有时候就是把一些“异类”的东西纳入进来。

  任何领域的变化总是先从不痛不痒开始,再慢慢由量变到质变。辩证地看,我们也不能把网络语言神化,说得很满。它确实更贴近生活,但也有其新的缺陷,那就是文化领域普遍的语态,被城市中产人群所控制。全部跟着这个群体走,难免有偏颇。更何况,网络语言过了青春期,还能不能伴随年轻人一直成长下去,尚未可知。只有当这套新的话语体系,对社会产生了承前启后的影响力,才算真正成熟。语言的生产有很强的激发性,如果成功,那么在不同的文化门类中,势必激发新的语法和表达结构,对各种文化作品均造成巨大冲击。如今,我们还在萌芽状态而已。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