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吕布的另一面:“有我,你别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马克·吕布的另一面:“有我,你别怕”
2010年04月30日 10:28 来源:法制日报-法治周末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阅读马克·吕布

  马克·吕布(MarcRiboud)1923年出生于法国里昂。二战期间(1943-1945年),作为一名工程师,马克·吕布参加了法国的抵抗运动。在工厂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决定当个业余摄影师。1951年他遇到布列松,布列松非常欣赏他。1953年他加入了布列松等人创办的玛格南图片社(Mag-numPhoto),两年后成为正式成员。1957年他访问中国4个月,1965年和1971年两次再度访华。当越南战争爆发后,他是惟一获得准许进入越南拍摄的摄影师,这段时间他在亚非东欧的许多国家旅行摄影。1976年,他当选为玛格南图片社主席,而在三年后他便辞去了职位。自20世纪80年代后,他循着自己的节奏,四处游历。

  马克是世界的马克。他发表的第一张照片是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当时他在巴黎遇到了布列松,学会使用一种传统镜像取景器,他登上埃菲尔铁塔。正在构图时,一个油漆工出现在他的取景器中……这张照片当时占据了美国《生活》杂志的整版。

  而他的一部分人生属于中国,他在中国拍摄的第一张照片是广州火车厢里的女人。当时他初来乍到,一位体面端庄的女士成为他的摄影对象。

  他对这个新鲜的国度兴奋不已,从此,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的旁观者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邬蕾 法治周末记者 赵国君

  2010年4月23日,“直觉的瞬间”———马克·吕布摄影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亮相的150多幅照片跨度50年,是马克和助手从35万张照片中精心选出的,还有些未曾公开发表过的作品。

  “直觉的瞬间”摄影展所展出的150多幅作品中大部分都与中国有关。从马克·吕布1957年第一次来中国看到的北京的平民生活,再到新世纪后在上海看到各种时尚不断兴起,马克·吕布用镜头为观众讲述了五十多年发展中的中国。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说,马克的作品是纪实摄影的一个标杆,于20世纪80年代末被推荐到中国,他对中国纪实摄影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全都是纪实拍摄,不做任何分析和评判。马克以其独立的观看方式、独特的人文视角以及独到的摄影形式展示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摄影背景,在他照片中,不仅能看到一个充满人道的、善意的行者印迹,还能看到他发自肺腑的对人类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也凸显了他深刻的中国情结。在展出的未曾发表的作品当中,有一张是20世纪60年代拍摄于中央美术学院的照片,即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一堂课,马克在复活我们记忆的同时,也让我们记住了一种影像的缘分。

  “我非常热爱东方,远远超过成长的家乡。我们总是被相反的、不同的东西所吸引。但现在所有的事都对齐了,中国再也不是远东,它已经变成远西了。”马克表达着对中国的情有独钟。他20世纪50年代至今20多次来访中国,拍下大量经典照片,见证并记录了中国社会的现状与变化。他曾出版过《黄山》、《中国印象》、《中国:旅行瞬间》等摄影集,1966年《中国的三面红旗》在纽约获海外新闻俱乐部奖。

  1957年 马克拍下毛泽东睡过的蚊帐床,和手插在口袋里的毛泽东的非正式照片。

  1965年 马克在中央美院拍下了雕塑系的课堂上还摆放着裸体雕塑;在天安门拍下了中国民众在抗议美国介入越南战争,背后是胡志明与毛泽东的海报;在上海码头拍到工人正在向右奔跑,方向与招贴画上毛主席领导下向左前进的工农业相反;在中国农村拍摄到一个女子手里拿着一双筷子、一张报纸,报纸头版头条写着:“中国成功引爆第二颗原子弹”。

  1971年 马克拍到了周总理做胜利状“V”的姿势,当时法国部长阿兰·佩雷菲特问周总理,在巴黎留学时学到些什么?他伸出两根手指: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另一个是列宁主义。

  1992年 他将镜头对准《小平同志在深圳》的巨型宣传画,拍下脚手架上一名工人为画像着色的照片。

  1994年 他拍下深圳建议人们购买股票的广告,下面是撑伞路过的行人,广告板上的金币则像雨点般落在木质人行道上。

  2005年 他摄下了上海的里弄生活和北京布满传统中国红的紫禁城的墙。

  一种文化与人道的关怀

  王璜生

  马克·吕布(MarcRiboud)这个名字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在中国摄影界,可以说,大家谈起他就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这种不陌生感和敬意,来自于他经典作品的深入人心,如《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或《枪炮和鲜花》等,更来自于他对中国这片土地和个人的关注与情感,以及他缘自人文责任的个人魅力。

  记得在2003年广东美术馆举办的“首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上,马克·吕布的作品参加了展出,其中《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1953),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高高的埃菲尔铁塔俯视着巴黎城,一名油漆工正为铁塔涂漆,似乎一边还吹着口哨,其动作和姿势如歌剧演员般诗意而优雅,浓缩了法兰西民族浪漫、乐观、优雅的个性。

  而另一件经典作品《枪炮与鲜花》(1967),记录了华盛顿反战大游行中,17岁女孩简·罗斯(JanRoseKasmir)用鲜花对抗枪炮的历史性时刻。这些作品之所以“经典”,应该说,马克·吕布不仅仅用他优雅而坚定的镜头捕捉定格了他前辈师长布列松(Cartier-Bresson)所说的“决定性的瞬间”,而且,在这“瞬间”的背后,深入而揭示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区域、一种人群等的文化内涵,以及人类生命的本质关怀。正如,在《枪炮与鲜花》中,我们为人类社会的民主精神、勇敢人性和生命珍爱而感动!

  马克·吕布的作品并不总是些惊天动地的画面,在他到世界各国游走期间,他敏感地拍摄当地人民的生活变化,特别是通过细微的生活细节反映出一些重大和深远意义的内容。

  马克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1957年踏上中国的土地,次年发表他对中国的第一张图片。之后,他多次到“文化底蕴太深”的中国旅行,相机更多地瞄准普通人,记录着平凡事,并切入这里悄然发生的重大历史变化,同时也在镜头中显现着一种文化思考和审视的角度与眼光。著名影像研究专家杨小彦曾写道:“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中国社会狂热的政治现实与异于西方社会的典型的贫穷相貌,同时成了摄影家关注的对象。马克·吕布的精彩之笔正在此,他把两者都拍进他的画面:反美的游行队伍和原始的生产方式并存,毛泽东塑像下是林立的烟囱,而农民的面容则映衬着劳碌的厂长。

  但有趣的是,进入1980年代以来,马克·吕布的镜头却出现了重大变化,他开始关心西方化给这个社会所带来的视觉变化,而其中最重要的见证就是各式广告以及广告上稀奇古怪的文字。在马克·吕布的眼中,如果说中国人过去生活在虚假的政治狂热之中,那么,今天的中国人则生活在经济狂热之中。“在他长达半个多世纪对中国的追踪拍照中,却隐藏着影像之外的一个意图:即把个人的观看适时地转化为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审视。”当然,马克·吕布审视的眼光和呈现的画面总是友善温和的,似乎更是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关怀和赏识着这个东方大国历史与现实的和谐之美,体现出艺术家对中国的这片土地、这里的山水和中国人民的一份感情。

  而马克·吕布对中国这片土地和这里的摄影界、文化界留下深刻影响的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的摄影界正处于力图挣脱官方正统的新闻宣传摄影和民间唯美而日趋商业化的沙龙摄影,中国的艺术界、文化界也正探讨着关注社会的底层及人性的问题,这时,马克·吕布的摄影被大量介绍进中国,他纪实的摄影手法和理念,以及“纪实摄影”所突出指向的人道关怀精神,为中国摄影界带来新的社会视角,摄影语言和精神维度,一种被称之为“纪实摄影”的摄影类型一时期在中国占据主要位置,产生恒久而巨大的影响。因此,摄影界总是将中国的纪实摄影产生、发展及影响与马克·吕布联系在一起。

  “马克·吕布摄影回顾展”在中国北京中央美院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展出,我们不仅能再次被他的代表性经典作品感动,也可以与他那份对待中国社会风景的眼光和心灵静静交流。

  (作者系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

  马克·吕布的另一面

  雨田

  很多人很熟悉摄影大师马克·吕布的作品,却不了解他生活的另一面。近日,一本由他的妻子卡特琳娜写下的回忆录《有我,你别怕》出版了。不过,这本书的主角并不是马克·吕布,而是他们的女儿克莱芒丝,一个天生智障的孩子。

  在这本书中,我们不一定能看到马克·吕布全部的艺术世界,但一定可以看到,爱与困境是如何纠结、困扰,但只要足够的勇气,我们终将得到别样的礼物———“有我,你别怕。”

  这半年,摄影大师马克·吕布的摄影回顾展《直觉的瞬间》分别在上海、北京展出,感动了很多观众。而在此机会,我们又有幸看到了另一本和他生活有关的书———由他夫人卡特琳娜·谢纳执笔,讲述自己、丈夫与智障女儿共同成长的这二十多年。书名最初是《我愿与你同担恐惧》,后来改成了口语化的《有我,你别怕》。

  马克·吕布58岁那年,35岁的妻子卡特琳娜生下了患有先天智障的女儿克莱芒丝。卡特琳娜的生命顿时跌入了最黑暗的深渊,产生了强烈的绝望。她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可以让孩子死吗?

  记得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同样是智障儿童的父亲,他也同样面对这一幕。当医生向他询问是否给儿子做手术,来延长生命时,他的确迟疑了。他最终选择了儿子光的生存,也选择了自己一生的命运,接受儿子的不平常,得到他天使般的单纯和温暖。卡特琳娜·谢纳也同样不知所措,甚至不知将这一命运归结在谁身上,她想逃避,她无法面对。她把女儿克莱芒丝送到了安幼育婴院,交给别人,来逃脱自己的恐惧。随着克莱芒丝的成长,卡特琳娜却一点点从女儿身上获得了真实的感动。

  这一切的情绪,卡特琳娜都是以毫不掩饰的方式坦陈道来,她一直等到女儿克莱芒丝长到二十二岁时,才有勇气回顾22年来自己的恐惧与得到。

  作家毛尖在提到卡特琳娜的软弱与坦白时这样说道,“虽然‘有我,你别怕’是卡特琳娜对克莱芒丝说的话,但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意义上,这句话,其实应该是克莱芒丝对卡特琳娜说。而《有我,你别怕》最动人的地方,也在于这个当年夺路而逃的母亲,能在书本最后,安然讲出彼此的局限”。

  在马克·吕布的镜头前面,中国始终处于变化中。

  影象背后,是他对一个变化中的大国的冷静关照和思考。

  转型巨变与凡人琐事,马克·吕布给予公平的捕捉和展示。

  克莱芒丝。我说得更多的不是你,而是身为母亲的伤痛。几年后,当我们都长了年岁,当你的个性与人生更加显明的时候,我希望我们会说我们俩都很幸福。多希望你我都接受你的局限,还有我的局限。无论是从前还是将来,我都无法日日夜夜与你生活在一起,就好像我和你弟弟泰奥在一起那样。总有一天,我们能够心感宽慰地坐在一起聊这回事,因为我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话语,来诉说你一直知道的事实:你的出生是一道伤,而我们俩终于成功地筑起了一道爱之墙,来抵御最初的惊惧。这一幕真相是我们爱的基石,是我们的生活和未来的基石。这是一块坚硬却稳固的基础,是底座,是磐石,比流沙般的谎言,比循规蹈矩的思想,比要我相信你是“上帝的礼物”的矫揉造作更为稳固的基础。

  克莱芒丝。我为你而写作,为我们,也为所有与我们遭遇同样考验的母女。我写作,是为了诉说用善意筑就的地狱,为了试图理解一九八一年十月四日你出生那一天,究竟是什么降临在我们身上;我写作,是为了呐喊出残疾压在我心头的千钧重,是为了反抗,为了永无止境的悼念,为了可能的救赎。而这一页页文字早已回报了我所付出的努力。不知不觉,一句接一句,它们为我稀释了浓得化不开的愁绪与愤怒,揉进了这本小册子的字里行间。空气、光明与天地分割了所有字词。如今,空气、光明与天地穿梭在破碎的哀伤中,让这哀伤变得轻盈,变得从此可以承受。

  ———母亲卡特琳娜·谢纳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