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尚处"战略性短缺" 需对攀比贪大说"不"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文化产业尚处"战略性短缺" 需对攀比贪大说"不"
2010年05月07日 08:14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去年9月,一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不仅使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战略规划中的第十一个振兴产业,更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完成从传统的文化行业到新兴产业的转型,上升为与钢铁、汽车、纺织等同等重要的国家战略性产业。

  5月6日上午,在《文化蓝皮书: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发布现场,报告执笔人以及与会专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但同时指出,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属于“战略性短缺”产业。

  研究者们强调:文化产业正面临发展模式的一次结构转型。中国的文化产业能否持续发展,迎接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调整是否有效、发展方式转型是否到位。

  对此,他们指出当前应尽快正视和解决好以下几种现象和问题。

  现象 投资饥渴症

  建言 资源配置交给文化市场

  报告主编之一,总报告执笔人张晓明研究员提醒说,文化产业领域同样存在“增长主义”、“GDP挂帅”、“只关注经济产出不太关注效益”等不良倾向。

  他说,从全国来看,文化产业导致的投资热,正从一线城市蔓延到三线城市。各地政府之间对于创意产业园区的投资冲动导致的攀比,甚至可以和几年前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热相提并论。文化产业也成为政府政绩的一剂膏药,只看投入,不看效益与产出,直接导致相关的文化产业出现了泡沫化的虚假繁荣。

  他强调,文化产业改革的目标、体制机制和政策的创新,都是为了保护和尽可能扩大公民的文化权利,而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的增长贡献力量。从文化需求的角度来测算文化产业的规模,可能有助于扭转这种思维。目前,文化市场充满了各种行政性的和体制性的壁垒,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和信息,仍然被切割与瓜分得支离破碎。建议各级政府应加快完成职能转变,逐渐将资源配置的功能交给文化市场,而不是自己赤膊上阵,主导文化产业的发展。

  现象 追梦“大航母”

  建言 中小企业才是原创基础

  “做大”、“做强”一批文化企业,承担起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正成为日趋火热的各地文化体制改革中一种共同追求。

  报告主编之一、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章建刚在肯定的同时,也提醒说,如果过度依赖“做大”国有文化企业,而不是进一步开放市场,鼓励创建中小型文化企业,不仅无法摆脱原有的行政垄断,还可能形成新的市场垄断,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他们认为,今后几年对于中国文化产业来说,既是大企业盘活存量、重新洗牌的机遇期,也是个人创业,建立中小企业的最佳时期。在文化产业这个领域,并不是越大越好。

  报告认为,目前国家从文化产业竞争性领域的退出还很不充分,而有些行业领域民营文化资本尚未允许进入,有些行业领域有所进入但是发展不足,配套政策还不完善,因此,需要尽快形成一个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合理格局。

  现象 盲目建设热

  建言 尽快调整区域布局结构

  报告指出,以前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深层次结构问题,如今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被相当程度地复制。许多地方的文化产业规划十分雷同,一些产业的重复建设达到了过剩的程度,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盲目性。

  对此,专家们建议,应调整区域布局结构,在全国统一市场环境中合理配置产业资源。他们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应从依靠政府政策投资推动,走向依靠市场内生动力和消费拉动阶段。

  现象 特事特办待遇

  建言 普惠政策需要更具效力

  根据研究统计结果,专家们发现,2003年以来新出台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中,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比例很小,其政策法规内容多是公共设施、文物或名胜古迹保护以及演出和娱乐场所管理等,权利的管理仅限于《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而部门规章和法规性文件这二者的比重远超过 60%,部门文件的比例也达到了近30%。

  报告主编之一、上海交通大学胡惠林教授认为,对于文化产业特事特办和倾斜性政策太多,影响了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他介绍,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两种基本政策选择模式,一种是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等东亚型的产业政策发展模式;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欧美竞争性产业政策。他建议,由于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到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新阶段,应该优先实施普惠性的产业政策。

  本报记者 杨雪梅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