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版年画要生存 激活年俗是根本——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专家指出:版年画要生存 激活年俗是根本
2010年05月07日 17:17 来源:中国文联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日,中国(潍坊)第三届民间艺术展示交易会暨全国木版年画联展在山东潍坊举办,杨洛书、张殿英、霍庆有、邰立平等年画艺人带来了杨家埠、杨柳青、桃花坞、朱仙镇等全国主要年画产地的代表作品600余幅,场面蔚为壮观。但作为中国木版年画杰出传承人的他们也坦言,传统木版年画的生存的确遭遇了一些不可忽视的困境。据了解,历史上的木版年画名产地超过50个,遍及20多个省区市。到21世纪初期只剩下20多个活态产地,有些产地甚至只有一户人家或一个艺人还操持这门手艺。木版年画受到冲击主要有3方面,一是解放后价值观的转向导致传统木版年画传统被破坏,二是简单、高效、低成本机械印刷的快速发展,三是整个社会居住格局、生活方式以及审美趣味的巨大变化。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大都用于农历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内容涵盖神码、庄稼生活、吉祥画像、故事画像、戏曲人物等,含有祝福新春吉祥喜庆之意,历来为广大老百姓所喜爱。专家认为,就木版年画的自身特征来看,生活方式及思维观念的变迁对其影响最大。在城镇化加剧、人口流动加速、文化消费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失去实用性的传统木版年画就仅限于收藏和研究了,因此不免衰落下去。“木版年画是跟随民俗活动而兴起的,振兴木版年画,最根本的是要激活年文化,培育木版年画生存的土壤。”在中国(杨家埠)木版年画座谈会上,全国各木版年画产地代表、历届获奖年画代表和民间文艺研究专家就木版年画的传承与产业化得出了这样一项共识。

  如何激活民俗?专家认为,首先就是要尊重、提倡和重建民间的信仰。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天然地与信仰结合在一起。贴门神、财神和灶王爷等画像是过年的题中之义,秦琼、尉迟恭、张飞、关羽这些历史人物都演化为保佑人间平安的神灵。中国民协秘书长向云驹说,民间信仰自有其精神价值,老百姓祈求一生平安、全年风调雨顺是很自然的,人生若无祈盼精神就会萎缩。民间信仰的核心内容是“和谐”,完全可以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

  贴年画、放鞭炮、剪窗花曾经是我国老百姓过年中不可缺少的三件事。“如今尽管在农村里还有贴年画的风俗,但风气已经不那么兴盛了。”河北武强年画艺人康英勤说。事实上,杨柳青年画、武强年画等更多地以礼品的面目出现,用作特色礼品。没有“贴”,年画还称其为年画吗?但在现在仍从事年画创作的艺人们看来,“挂”和“摆放”也可以作为“贴”的延续。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院院长马志强指出,木版年画有极强的装饰性,完全可以根据城市生活和现代需求进行创作。人们可以像传统那样,每年为自己举办一次美术展览,过年时贴年画,展馆就是我们自己的家。

  社会生活的发展,固然会淘汰一些旧有的民俗,但同时也在孕育和产生新的民俗,需要年画工作者去发现和激活,去激活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情感。杨家埠木版年画社社长王永海说:“木版年画满足广大老百姓精神需求的这一特殊商品属性渐渐淡化了,我们应着眼于新的实用性,以生产性方式进行保护,生产、销售、流通,转化为生产力,使之成为现代生活的必需品,雅俗共赏。”因为激活年俗也就是刺激需求,培育市场。天津杨柳青年画第六代传人霍庆有说:“维持年画很困难,但必须以画养人。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年画就难有生存之地。”

  为了占据一席之地,如今的年画已经不再局限于门框、墙壁,而发展到汽车靠垫、瓷器、文化衫等新的领地。这固然不是年画的核心,但也不妨作为年画的外延而存在。“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日常生活化。我们的年画一直实践着这一最现代也最时尚的美学理念。”与会专家说,“中国年文化的命运,也就是中国年画的命运。要想振兴年画,必先振兴年文化。年画如果回归年文化,就不会被终结。”

  张志勇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