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邓华将军:抱病留海南战役记录 写40天修改6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忆邓华将军:抱病留海南战役记录 写40天修改6次
2010年05月10日 16:36 来源:海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邓华对渡海作战进行战略部署。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30年前最后一位采访邓华将军的海南记者黄进先的讲述,带我们走近了那些战功彪炳的指战员们

  30年前,黄进先还是海南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记者,被抽调到海南区党委宣传部海南革命文物史料征集小组,从事党史刊物《琼岛星火》纪念海南解放30周年专辑的编写工作。当年他到广州采访了许多解放海南岛战役的亲历者,包括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40军副军长兼参谋长解方等战役前线的高级指挥官,留下珍贵史料。

  30年前的字迹在陈旧的采访本上依然清晰,足以把人带入60年前一段辉煌的革命战争史。

  “来时伏流去伏流,乘风破浪任我游。劈荆斩棘歼贼寇,俯首甘为孺子牛。”黄进先老人拿出一个小小的采访本,翻开发黄的纸页,是用苍劲的毛笔字体题写的这一首诗,诗尾落款:解方1980年3月9日。

  老人说,这首诗正是解放海南岛战役的前线指挥官之一解方亲自创作题写,也是他亲历渡海战役前后的真实写照。“伏流”,就是解放军主力渡海时海潮不涨不落最平顺的时候。正是解放海南的战役,把解方这些来自东北的“旱鸭子”变成了熟谙潮汐规律的“海蛟龙”。

  30年前的采访 带入解放海南辉煌战争史

  30年前的字迹在陈旧的采访本上依然清晰,足以把人带入60年前一段辉煌的革命战争史。

  30年前,后来担任了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黄进先还是海南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记者,被抽调到海南区党委宣传部海南革命文物史料征集小组,从事党史刊物《琼岛星火》纪念海南解放30周年专辑的编写工作。“着重史实,切忌空论,一个月内交稿。”从2月底到4月底的近两个月时间里,黄进先来到广州,在多位亲历者的带领下,沉浸于他以前未曾知道的那段酣畅淋漓的历史。

  “脑袋里每天想的就是解放海南(渡海战役)的情况,好像自己回到了那个时代一样。”黄进先说。而引领他的导师,也是采访对象,正是当年战役前线的一批高级指挥官,其中包括前线最高指挥官的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40军副军长兼参谋长解方、128师师长黄荣海、43军机要科长冯学彦、43军侦察科长范华、43军作战科长李治平、127师参谋长郝盛旺、127师381团团长胡海晓、128师383团参谋长纪刚以及琼纵老同志马白山、庄田、陈青山、符荣鼎、陈说、陈岩等。

  “43军、40军及38、39、41、44、48、49军的部分炮兵、无线电话队、野司后勤卫生、工兵、运输队共十多万将士投入渡海作战,琼崖纵队一、三、五总队与独立团全力接应。我军在四次偷渡成功后,于1950年4月16日大规模强渡琼州海峡,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突破所谓‘伯陵防线’,仅半个月便解放了海南全岛,开创了我军渡海作战胜利的先例,创造了木船战胜军舰的奇迹。”这些已被30年前的记者黄进先写成文字的故事,在他的讲述里再次鲜活起来。

  这些历史的见证者中有不少因为此次采访留下了唯一的关于海南岛战役的回忆,如今已经长辞于世,更显示出30年前这次采访的意义和价值。

  邓华将军抱病 40天赶写回忆文章

  最让黄进先扼腕叹息,又让他倍感欣慰的,是对60年前的第15兵团司令员、海南军政委员会主任邓华的采访。在《琼岛星火》刊登出邓华将军的回忆录《雄师飞渡天险,踏破伯陵防线》之后仅两个多月,即1980年7月3日,老将军因病在上海辞世。

  这是解放海南战役前线最高指挥官、也是解放后海南首任地方长官的唯一一篇关于战役的回忆录,黄进先成为采访邓华将军的最后一名记者。

  黄进先至今还保留着一封邓华将军亲属感谢他发去唁电的回信。“其实我见到他的时候,看上去身体已经不太好了,但为了写这篇回忆录,老将军还是跟我一起工作了40多天。”

  “1980年3月3日上午9时多,我依约来到邓华将军休养所住的广州珠江宾馆留园3号。当秘书隋学方带我到老将军的卧室时,那情景令人不安。墙角竖着一樽氧气筒,70岁的老将军正在吸氧,他抱病见我。他身着粗布便服,头戴圆顶便帽,面庞消瘦苍白,一副普通老人打扮。”

  起初,邓华本不愿意用个人名义写回忆录。他性格低调,此前仅与人合作发表过一篇抗美援朝战争的回忆录,还没有关于海南岛战役的文章。后来,邓华在3月底写给海南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的信中说:“你区党委宣传部派人来要我写一篇纪念海南岛解放30周年文章,本不敢献拙,但我是海南战役的参加者和指挥者之一,责无旁贷。”

  一旦决定留下历史的记录,老将军就非常认真投入工作。黄进先记得,文章虽然不长,但整整写了40天,前后修改了6次,三易其稿,反复查证电文、资料,还对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写历史要尊重历史,当时是怎样就讲怎样。”

  为了弄清一些历史细节和战斗情况,时任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的邓华还专门托人从北京带来一些重要资料,并帮忙找到当年参加战役的43军老同志回忆战斗场景。“大家一起开了个座谈会,整体情况一下子就采访清楚了。”

  黄进先还记得,文章完稿的时候,邓华高兴地开玩笑说:“小黄,现在算是交卷了,整整搞了40天。”为了写这篇回忆录,将军抱病在身,一边输氧一边工作,常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次,秘书还跟他说:“首长天天修改文章,连晚上必看的电视节目都不看了。”

  黄进先回忆说,在《琼岛星火》纪念海南解放30周年专辑最初的组稿计划里,本没有关于43军的专门文章,关于琼崖纵队接应作战的内容也不多。是邓华将军,在认真听取了组稿计划后提出了两点建议:一个是琼崖纵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好好写一写;二是渡海作战部队有两个军,40军写了,43军也应该写一篇。“我们搞史料,应注意它的完整性,兵团、渡海作战部队、琼纵、人民支前都要有文章,这样反映战役更完整些。”

  在黄进先的采访中,从邓华直到团长、营长,都向他强调琼崖纵队在岛内的配合策应对解放海南的重要作用。

  《随军纪实》 留下接应大军史录

  黄进先说,他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协助琼崖纵队老干部陈说写作有关接应大军渡海的回忆录。

  陈说是海南日报的前身———《新海南报》的第一任社长,解放战争时期曾担任北区地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但他在解放海南战役中的经历却鲜为人知。1949年3月,他到北京参加全国青年民主联合会成立大会,会后留在中央组织部工作,广州解放后回到广东协助15兵团准备渡海事宜,为部队上课讲解海南地形及敌我态势,协助做船工思想工作并当翻译等等。

  1950年3月31日,43军127师加强团近4000人分乘80多艘船分三路进行偷渡,陈说和127师政委宋维拭同坐一条指挥船带路,为接应大军作准备。

  黄进先采访的时候,陈说正患病在省人民医院住院。他只有每天半小时的采访时间。据黄进先回忆,他采访后发表在《琼岛星火》上的《随军纪实》,就是陈说唯一一篇解放海南战役回忆的历史见证。

  众将军亲自审稿 史料弥足珍贵

  让黄进先颇为自豪的是,30年前出版的《琼岛星火》纪念海南解放专辑不但采访到了战役前线指挥官邓华、韩先楚、解方等人,而且得到了他们亲自审稿,修改和确认了不少历史细节,留下了一段弥足珍贵的口述历史。

  “回想起来,我当时没有经验,对历史也不了解,工作起来很艰难,但是非常值得,为保留战役材料做了一些工作。”黄进先回忆30年前的采访经历,对自己还是十分满意。

  黄进先表示,经过30周年专辑的采访,岛内对解放海南战役的研究基本把史料搞清楚了。为了反复印证不同的材料,他特别从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借阅了9份未曾公布的珍贵材料进行比对,包括15兵团的战役总结、两个军的战役总结、上百封电文等等。“都是十分难得的材料,相关内容都是首次发表。”

  专辑还广泛查阅了战役前后国共双方报纸对战事的报道。如《南方日报》,及海南国统区的《民国日报》、《大光报》等。在他保存至今的一份“民国39年4月20日”出版的《大光报》复印件上,头版还在高喊“临高角匪已大部就歼”。前一天的《大光报》上,还有在海口召开祝捷大会的消息。而此时也就是解放军主力从临高角登陆已经3天,美亭黄竹决战激战正酣,距薛岳总撤退、海口解放仅2天的时候,反动派的可笑嘴脸从中一览无余。

  回想起那些战功彪炳的指战员,黄进先肃然起敬,又不胜唏嘘。“解放海南的很多人随后又马不停蹄去了朝鲜战场,其中就包括邓华、韩先楚、解方等。他们的全部都贡献给了解放事业,值得后人敬仰,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海南日报记者 彭青林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