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与布拉格:复合式修复“催化”古城复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开罗与布拉格:复合式修复“催化”古城复兴
2010年05月11日 11:35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站在非洲第一大城市开罗的一段古城墙上,近看是正待发掘的古迹,远眺则有“变废为宝”的绿洲公园;走在欧洲“最具风味都市”布拉格最古老的查理大桥上,这头是古朴宁静的老城区,那头是时尚喧哗的新城……

  对于众多历史遗迹,每座城市各有各的态度——或是“修旧如旧”,或是开发利用。而在此次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内,开罗、布拉格两个案例带给了我们新的思考。这是两座相距甚远却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在修复古遗迹、探寻城市发展路径之时,它们也不谋而合,实施“复合式”修复,即把历史古迹的修复与周边城区的开发有机结合,并且整合进全新的功能。

  这样,每一次修复都成为“催化剂”,不仅“催化”着城市的复兴与发展,更“变革”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

  一段古城墙,“撬”出一片绿洲

  古朴的石柱、典型伊斯兰风格的拱顶、精致的手工雕刻木门及家具。开罗案例馆的陈设,让人身临其境。最让人震动的,要数眼前展板上一片巨大的绿色。“这就是依托艾资哈尔公园逐渐发展起来的开罗中心城区”,展馆工作人员Noha得意地向记者介绍。

  埃及首都开罗是非洲的第一大城市,也是中东地区的一个政治活动中心。然而,由于地理地貌原因,长久以来,这个历史古城的人均绿地面积不过一只脚掌大小。同时,如何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来寻求更大发展?也一度成为困扰当地政府的一道难题。一次对古迹的发掘,为破解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Noha介绍说,在开罗旧城区的边缘有一块废弃已久的荒地。一次挖掘中,在这儿发现了一段长达1000米的古城墙。改变“单体修复”的观念,政府部门决定以修复这段城墙为起点,对周边的社区及城市设施进行“复合式”修复及开发。由此,启动了耗时10年、斥资3000万的“艾资哈尔公园项目“。

  艾资哈尔公园紧邻古城墙,占地31公顷。公园内绿草如茵,建造了很多伊斯兰风格的餐厅、博物馆、儿童活动广场等等。“这里是城市的一个‘绿肺’及新的休闲娱乐中心,可谁能想到,这儿曾是个废弃了数百年的垃圾场”。Noha强调,正是对古城墙的复合式修复及开发,才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这片荒地,并“撬”出了这样一片新绿洲。

  如今这段古城墙连同紧挨着它的艾资哈尔公园,成了开罗的新地标,一些一度搬去新城区的居民也逐渐“回流”到这里,住在周围。原先旧城中的荒芜地带就这样注入活力,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空间。

  塔尖天际线,永远不被超越

  一片红顶白墙的建筑,蓝色的水纹砖,古老的查理大桥——在布拉格案例馆,这座600多岁的石桥是主角,它见证着欧洲“最具风味城市”布拉格对历史遗产的善待。相比开罗开创性的一“撬”,从未遭受过战争创伤的布拉格对其历史遗产的“复合式”修复及开发,设有严密的修缮规则。这使得它成为世界上保存古迹最完整的地方之一。“天际线”规则是其中之一。

  展馆工作人员Jakub告诉记者,因建筑房顶上竖立着数不尽的大大小小尖塔,布拉格被称为“百塔之城”,这些老城区古建筑的尖塔永远不必担心自己被后起之秀超越,因为在布拉格有条保护古建筑的“天际线”规定——即老城内的新建大楼要控制高度,保证那些历史悠久的塔尖永远展现在城市的最上空。

  很多到过布拉格的人,常常感慨,震撼人心的不只是单体的漂亮建筑,更是城区整体风貌的留存与延续。Jakub透露,为实现“复合式”修复、开发古城,布拉格成立了一个维护城区整体风貌的特别机构。这里集结了各类专家,建筑学家、社会学家、修缮专家……任何老建筑、老街区有一点“不适”,专家们就迅速拿出修复方案。哪怕只是建筑上的一块小玻璃坏了,也会由专门机构派人来上门提出专业修缮方案。除了指导修缮,认定新建筑的高度与风格也是这个机构的份内事。“老城区也能新建建筑,但必须要和原本的城市风貌融合”,Jakub举例说,新建筑从设计、选材、施工、外观等每一步都需经过机构的监督与审批。

  如此严密的规则之下,布拉格老城区的功能没有退化,反而凭借其鲜明且完整的风格得到众多商家和新兴产业的青睐。Jakub说,一些大公司和银行总部都喜欢将办公场所设立于此,而近年来,一些高科技企业、创意产业企业也逐渐搬迁过来,“或许,他们看中的正是历史传承的独特”。

  去旧城生活工作,成为新风尚

  在开罗,一段古城墙,“撬”出的还远不止一个艾资哈尔公园。在Noha看来,这段有历史印记的墙,开启了以社区为基础的城市升级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催化了城市的发展,更变革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理念”。

  他举例说,距离古城墙不远,还有一大片年代久远的历史建筑群,同样接受了“复合式”修复及开发,被重新整合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和当地多维的社会文化特征连结在了一起——一些稍有历史的建筑经修缮后引入居民居住;一些古建筑除了用作博物馆,还恢复原有功能,供居民们日常集会;古建筑群周边的街区还特地留出空地,作为集贸市场、文化场所。

  “对居民而言,老建筑、老城区不再是残破空荡、少人问津的代名词”,Noha说,以旧城区“撬”出的艾资哈尔公园为例,将来这片区域还会建立电脑培训中心、文化中心、儿童教育中心等等,回到旧城区居住、工作将成为很多开罗人的新选择。

  同样,如今的布拉格人也非常喜欢老城区,“这儿不仅仅是外地游客参观的地方,更是很多布拉格人居住、工作、休憩、寻找灵感的场所”。Jakub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生活场景:入夜,查理大桥透出幽静的气息,迎接着返回老城区的人们;而白天,常驻的画家、报贩和穿梭的游客,让老桥活力四射。

  “我们的老城在风貌上有自己的坚持,但并没有决绝地将现代生活元素拒之门外,银行总部、办公场所、时尚购物中心、娱乐文化中心都悄然进驻了这些老房子,丰富着人们的生活”,Jakub很骄傲,“在旧城生活、工作,将成为布拉格人的一种新风尚”。

  本报记者 顾一琼 刘力源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