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在“千年古邑”的名人故居(组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镶嵌在“千年古邑”的名人故居(组图)
2010年06月11日 16:03 来源:广西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图1:李宗仁故居。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名人故居是一种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充分发掘名人故居的历史文化内涵,将大大提升当地旅游知名度。

  镶嵌在“千年古邑”的名人故居

  提起桂林的历史名人,人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千年古邑”——临桂。临桂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县,至今已有2120多年。临桂是一块风水宝地,历史上人才辈出,在封建科举时代,临桂共出过5名状元,曾有“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之美誉;科举时代最后一个“三元及第”者陈继昌,就是清代官居一品的陈宏谋的玄孙。到了近代,临桂出了民国代总统李宗仁、“小诸葛”白崇禧等桂系首脑人物;此外还有战功赫赫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天佑上将。

  作为名人之乡,名人故居是临桂旅游景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名人故居是其生活经历、社会地位的写照,其建筑各有特色,形式不一。这些名人景观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临桂名人辉煌的历史,而且已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据统计,今年1至5月,该县名人景观点共接待中外游客5万多人次。

  “盛世宰辅”陈宏谋故居

  陈宏谋(1696-1771),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人,是清代有名的封疆大吏,他是清代广西及桂林籍官员中,官位最高(宰相),任官时间最长(48年),任官历经省份最多(12个省),政绩卓著而在民间影响最大的一位清官、名臣。雍正元年(1723)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历任浙江道御史、扬州知府、江南驿盐道、云南布政司、直隶天津道、江苏按察使、江苏江宁(今南京)布政司等职;后又历任甘肃、江西、陕西、湖北、河南、福建、湖南、江苏等省巡抚和陕甘、两广、两江、湖广等地总督。乾隆二十八年(1763),他奉调进京,历任吏部尚书、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

  陈宏谋故居山峰环绕,村前的麒麟山与村后的狮子山互为呼应。现在陈宏谋故居只剩下陈氏家祠和陈氏宗祠。其中陈氏家祠是陈宏谋一家之祠,有祠层三楹,建造坚实。从陈氏家谱记载及陈氏两祠所悬挂的匾额来看,自陈宏谋起的190年间,中科举者计有状元1名,翰林2名,会元1名,进士4名,解元2名,举人26名,贡生9人,可谓盛极一时。陈氏宗祠是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巡抚马丕瑶奏建的,缘于陈宏谋平生勤政务实、政绩显赫、著述甚多、口碑载道,故立之。宗祠坐北朝南,大门朝东开,后面是历经风雨的横山。陈氏宗祠大门前有个高约1.5米、直径5米左右用青石砌成的“八角香台”。据传说,从前陈家人外出做官回来,从村头走石板路至此都要下马烧香磕头。

  陈宏谋一生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仍笔耕不辍,著作甚丰,有《培远堂全集》、《五种遗规》等近300万字。清嘉庆十八年,陈宏谋的玄孙陈继昌从家乡横山来到桂林,参加在广西贡院举行的乡试,结果荣登榜守,高中癸酉科解元。嘉庆25年,陈继昌赴京赶考,先在会试中荣获会元,继而又在殿试中荣登榜首,成为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成为广西历史上唯一的“三元及第”。大学士阮元则在广西贡院端礼门上建“三元及第”坊,亲自书写匾额,大加颂扬。

  陈氏宗祠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祠内所存有的匾额、石刻和木刻板等。据文献载,宗祠内原有清乾隆皇帝所赐的诗石刻三件、“福”字石刻一件和陈宏谋《培远堂文集》全部木刻板,数目不下千块。抗战中遭日寇蹂躏,荡然无存。现仅剩“解会状”,“四元”及乾隆御赐石刻一件。“解会状”匾和“四元”匾均为陈宏谋玄孙陈继昌中状元后所制。“解会状”即:解元、会元、状元。在“解会状”匾左端还刻有“唐宋金元明至大清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三元科甲第十三人”字,其意为从唐代开创科举考中三元的第十三位,这位古今第十三人也是封建社会科举最后一名连中“三元”之人。桂林靖江王城正阳门城楼上巨大的刻石榜书“三元及第”,就是清代两广总督阮元在陈继昌连中“三元”之后书写并请人镌刻的。“四元”匾左侧有字数行,即“嘉庆丁卯年入学第一名,癸酉科乡试中试第一名,庚辰科会试中试第一名,殿试第一甲第一名”。陈继昌曾在院试中获得过“案元”,加上解元、会元、状元,因此就有了“四元及第”的佳话,这就是“四元”匾的由来。这些不仅向世人展示了陈氏家族辉煌的历史,而且也成为后人研究陈氏家族的重要资料来源。目前,陈氏宗祠已成为临桂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内容,成为临桂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景观。

  “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故居

  李宗仁(1891-1969年),字德邻,祖籍广西临桂县两江镇浪头村。著名爱国人士、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前国民政府代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李宗仁作为国民党要员,于1965年毅然决然从美国归来,率先在两岸统一大业中迈出重要的一步,在祖国统一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一页。

  李宗仁故居位于临桂县两江镇浪头村马鞍山的东麓,旁边崇山峻岭,宛如两条巨龙盘旋交汇于此,属二龙戏珠的风水宝地。这里阡陌交错,河流纵横,小山罗列,峻峭秀美,姿态各异。故居的选址颇有讲法,宅地正好对着靠近天马山的穴位,引山上的泉水,可谓难得的祖荫地。此处山峰耸立,宅地左有形似战鼓的古定山,右有状如帅令旗的肖像山,当地人称之“旗山”、“鼓山”,取“旗鼓相当”之意;也有人视此两峰为一人、一马,并认为这种奇特的地形是当地出武将的征兆。

  李宗仁故居坐西北朝东南,建于清末民初,占地4560平方米。整座建筑为小青瓦屋面、四合院式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故居大门浮雕有“青天白日”的横额及“山河永固,天地皆春”对联。院内琼台楼阁,古朴典雅,青砖高墙,错落有致。院由客厅、将军第、学馆、庭院及后院的阁楼、井池、鱼塘和前后对角的炮楼等组成。分布有7个院落、13个天井,共有大小厅房113间,是具有庄园气派的桂北民居建筑。偌大的空间,徜徉其间,感觉时间在身边慢慢流淌。整个故居,给人一种平和感觉,没有精巧的雕梁画栋、流光溢彩,而是按桂北民居模式,用砖木建成。楼分两层,一进二进三进格局,大、高且深,巍峨威严,气势逼人。同时,房屋的结构又充满了求安祈福的要素,安乐第老宅的厢房设计前宽后窄,有5厘米的差距,寓意“光前裕后”,使后代富足。堂屋的屋顶则不封死,是让“五福降临”,使后代能出人头地。后院有一眼甘泉,从一米多深直径不到二尺的土坑里清清冽冽地涌出,源源不断,从未停息。这是给李家带来祥瑞的活水源泉,是李氏后人生生不息的象征。故居为李宗仁母亲等家人所长居,李宗仁在此举行婚礼,并接待过蒋介石等大批国民党要人、桂系将领。

  1996年,李宗仁故居与李宗仁官邸同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览李宗仁官邸、故居,可以感受李宗仁先生起落不一、扑朔迷离的历史生涯,故居里还有展示李宗仁平生的图片、手迹等珍贵文物,从这些文物中可以了解一个前国民政府代总统的府邸陈设、家居生活、政治生涯及生活习性以及“青春戎马,晚节黄花”的传奇人生。在李宗仁故居,还蕴涵着奇趣玄妙的民间风水论理与哲学,以及多姿多彩的桂北民俗文化。

  “小诸葛”白崇禧故居

  白崇禧(1893-1966年),字健生,临桂县会仙镇山尾村人,回族。“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军事家,有“小诸葛”之称。属国民党“桂系”,地位仅次于李宗仁、黄绍竑。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二人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中心,多年来一路合作无间。白崇禧胆识超人,用兵机巧百变,谋略深长,记忆力惊人,善于捕捉战场信息,在国民党将领中素有“小诸葛”、“今诸葛”、“白狐狸”、“当代张良”等雅号,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国共名家看重,甚至日本人也称之为“战神”。

  白崇禧故居位于会仙镇山尾村,始建于1929年。白崇禧故居原先为一座组合式大庄园,是一座城堡式的建筑,有井池、荷塘等。现尚存一座主楼及配楼,占地841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主楼有花坛、鱼池、客厅、楼阁和前后对角炮楼,四周青砖高墙。主楼明显高于村里其他民房,主楼四周青砖高墙,院内亭台楼阁,古朴典雅,错落有致,具有民国初年花园建筑风格。正面左右院墙上端各装有一条倒置金色鲤鱼,有排雨水和装饰功能,另含鲤鱼跳龙门之意。两侧墙腰上各开有四扇木窗,作通风之用。大门与院墙呈凹形布置,门前铺有三级花岗岩阶梯,门框由花岗岩条石组合成,给人以肃穆庄重之感。故居附近是一列群山,好想一条青龙,山尾村正好在龙头之下,这一带的山峦有的像官印,有的像清朝的官帽。1939年,蒋介石亲自到此为白崇禧的母亲做寿,并与宋美龄在院内二楼看台观戏。新中国成立后,故居被多次使用。

  白崇禧故居为回形廊式建筑,采光好,设计巧妙,整体显得古朴典雅,错落有致。2001年6月26日白崇禧故居被列为临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临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临桂发展文化旅游的一大景观。行走在白崇禧故居这片土地上,看到的首先是散落在丘陵中的石山千姿百态,表面上看似无序,细细品味又有着一定规律;其次是丘陵平原的无边无际,感觉是好大一片用武之地,令人陡生一种纵横疆场、逐鹿天下的豪气。白崇禧故居虽然不是开放式景点,但是慕名前来拜访的人却是络绎不绝。

  - 伍碧飞

  图片说明(本版图片均由伍碧飞提供)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