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冕宁再拍到野外大熊猫照片 证实生存环境改善

2011年01月12日 17: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冕宁1月12日电 (赵天伟 杨杰)记者12日从四川冶勒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得到证实,继去年10月25日拍摄到凉山首张野生亚成体大熊猫之后,该保护区近日再次拍到野外大熊猫照片一组19张,填补了四川省自然保护区野外大熊猫生活原貌的空白,同时表明大熊猫栖息地生存环境得到了长足改善。

  据了解,去年12月25日,冕宁县冶勒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在牛场沟8号红外线相机监测点取回的磁卡中发现了嬉戏玩耍、形态各异的19张大熊猫照片。这组照片显示,此次拍到大熊猫时间是12月6日。经专家鉴定,这只大熊猫属成体大熊猫,与10月25日红外线相机拍摄到的凉山首张野生亚成体大熊猫截然不同。

  “这次拍到的大熊猫重约60-70公斤,拍摄地点与上一次相邻,海拔3680米。”冶勒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曾永海说:“通过专家介绍和我们长期观察,大熊猫的生存范围远远大于之前一些专家所称的15平方公里。生存环境一般竹林密度约在每平方米40株,太密的竹林,熊猫进去太费体力,而太稀疏的竹林,又不够觅食。”

  曾永海说,为便于取暖,大熊猫最喜欢在保护区东南坡、向阳坡、半向阳坡区域活动。它们取食一般只吃次年生长的箭竹,每次进食都是先将竹子从根部咬断,自下而上三分之二处开始吃,每棵竹子吃半米左右,其余头尾均弃之不用,吃的全是箭竹最有养分和水分的部分。

  在2个多月内在牛场沟发现2只不同的大熊猫,冶勒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曾永海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红外线照相机按公里网格布点与保护区栖息的大熊猫活动核心区相互重叠;二是从2009年以来,由于调整工作方法、加强工作力度,野外食宿条件有所改善,工作人员现在可以每月到保护区,更利于开展工作;最重要的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10年取得了成效,环境保护和治理效果好于人为破坏程度,大熊猫栖息地生存环境得到了长足改善。

  此外,频频在该保护区拍摄到大熊猫,说明大熊猫种群密度在不断扩大,人为干扰大大减少,这使红外线照相机拍到大熊猫的几率增大。

  据悉,两次拍到的这些珍贵的大熊猫照片,是该保护区在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下,于2008年开展“红外线相机监测项目”以来取得的最重要成果。 (完)

参与互动(0)
【编辑:谢宏钰】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