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广东梅州产业扶贫探索出“社区直供”新模式

2011年09月09日 17: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梅州9月9日电 题:广东梅州产业扶贫探索出“社区直供”新模式

  作者 杨草原 周涛 邓雪华

  近年来,广东省梅州市抓住产业扶贫契机,整合资源、因势利导,探索出了一种农产品特殊供应模式——“社区直供”。

  据了解,“社区直供”模式是广东梅州产业扶贫队在2011年2月探索出的新型产销模式,是介于“自种自销”和“农企对接”或“农超对接”的一种中间简单易物模式。它中间不经过任何商业媒介,操作模式类似于工业生产中的代工,即甲方下订单,乙方根据订单要求生产,产品由甲方收购。

  自2010年广东梅州“双到”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产业扶贫一直是梅州“双到”扶贫的重点工作之一。在扶贫工作的开发过程中,虽然有许多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们奔赴梅州的贫困村,并为各贫困村带去农业生产及产业发展所需的信息、技术、资金和人才,但在其脱贫生产的过程中,仍出现因种植规模小、产品供应量小而无法满足深加工企业或者超市的采购规模、产品质量千差万别、可持续生产能力较低等市场销售难题的出现。

  2011年2月梅州市委、市政府结合“双到”扶贫工作发展新形势,及时抽调专业人员成立了广东省内首个市级产业扶贫队,针对产业扶贫出现的市场销售问题,梅州市产业扶贫队经过2个多月的调研、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社区直供”新型产销模式,更好地解决了产业扶贫中农产品的市场对接问题。

  近日,记者前往广东兴宁市龙田镇凉伞村,了解“社区直供”模式的试行情况。凉伞村是“社区直供“模式的示范点和首批受益点,由广州市司法局的挂钩帮扶。该村的进行农业生产的光、温、水、气、土壤非常优良,是广东省乃至华南区优质农产品生产的佳地。

  2011年3月,梅州市产业扶贫队根据凉伞村良好的自然条件,结合广州市司法局对农产品的实际需求,为凉伞村设计了白香米(竹稻米)、红米、黑花生、甜高粱等名优特农业产业项目,生产出的产品按约定由广州市司法局直接收购。

  据广州市司法局驻凉伞村干部介绍,今年上半年凉伞村投入种植白香米50亩,回收了40000斤稻谷,产品由两种模式处理,其中“社区直供“模式处理了20000斤。米的价格,按往常供给中间商折算约2.5元/斤,经简单加工包装后直接供给司法局的价格为6元/斤,差价增利为3.5元/斤。这样,经加工后售出的13000多斤的白香米为村民增收了35000元以上。另外,村里同期生产的黑花生的价格是15/斤,比普通花生的价格高了2倍多,利润相当可观。

  凉伞村村民廖先生告诉记者,他家原来年收入是1万元人民币左右,自从采用“社区直供“模式,他种植了5亩白香米和4亩黑花生,今年收入增加了2万多元。

  “社区直供“产销模式,既为村民脱贫致富指明了方向,做大做强了村集体经济及村产业项目,又为帮扶单位提供了安全放心平价的农副产品,是一种双赢的产销模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