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院士,我们还能信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不信院士,我们还能信谁?

2010年06月30日 14:07 来源:新闻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廖德凯

  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院士兼职问题成为焦点。世界著名数学大师丘成桐断言,取消院士到处收费兼职,中国的学术水平将提高一倍。而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61.5%的人认为院士兼职过多是 “社会盲目崇拜、迷信专家名号所致”;49.0%的人认为是“一些地方政府、高校、企业争抢院士的结果”。 (6月29日《中国青年报》)

  院士的过多兼职,无疑会影响院士的学术研究,进而影响到整体学术水平。但若将院士的过多兼职行为视为“社会盲目崇拜、迷信专家”的结果,则轻率且不科学。从社会角度而言,崇拜专家绝非“盲目”行为,相信专家也绝非“迷信”。我们连专家都不信了,还能信谁?这个问卷本身的设计,就包含着将专家视为“砖家”的逻辑在里面。

  但这犯了以结果来作原因的逻辑错误,其中的逻辑是:专家是“砖家”——请院士兼职是盲目崇拜和迷信——导致院士兼职过多——导致学术水平低,这个循环论证过程。事实上,院士作为在其领域最具专业水准的群体,在专业方面值得信任。一个对专业权威都不再信任的社会,只能说其已陷入信任危机。但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不在于社会的“盲目崇拜和迷信”,而在于各方利益的博弈,专家成了利益的奴隶,成为各方为自己利益所谋的工具。

  对专家及院士的争夺,在现有环境下即是对利益的争夺。由于被利益所裹胁,我们的专家往往只装了一脑袋专业知识,而失去了专业精神。君不见,许多研讨会变成“圆谎会”,代表各自东家利益的专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先行的主题作论证;许多听证会变成“听正会”,专家按照东家的结论,用专业术语向听证代表讲“为什么要这样”而不是“为什么不这样”。最近各地争得沸沸扬扬的“各种故里”,站在前台的无不是专业知识深厚的专家。

  社会各方对专家的“理性”选择和专家客观上的利益需要,使专家沦为利益代言人。专家成为“砖家”,失去了专业精神,学术水准也下降了。这是社会整体机能的失调,而非某一方面的原因,专家的专业精神的重塑,也非一日之功。从政绩需求下对专家的私利化使用开始,从上到下,从知识界到“种种界”,都应反思且拿出根本性的治理方案。

  否则,我们连院士都不信了,还能信谁?

参与互动(0)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