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薪就业”背后有隐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零薪就业”背后有隐忧

2010年07月01日 16:12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用人单位只用人劳动,而不支付工资,被称为“零薪就业”。前不久,北京团市委、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联合发布2010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在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人群中,接受零月薪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8.5%和20%,而去年本科生接受零月薪的人数仅为1.2%。

  对“零薪就业”接受率的增长,有人批评,也有人拍手叫好。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在人才市场失衡、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选择‘零薪就业’,表明大学生求职心态比以往更灵活、现实了”。对此,笔者不以为然。

  有点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如果“零薪就业”成为现实,只能说明这个现实隐去了对法律的尊重,使法律失去了权威和制约力。同时,劳动者的权益也失去了应有的保障。

  况且,获取劳动报酬是一个人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体面劳动,就意味着必须拥有足够的就业机会,能够选择恰当的就业岗位,并拥有合理的收入以维持体面的生活。而“零薪就业”,则意味着最基本的体面都不复存在。如果“零薪就业”成为现实,只能说明这个现实隐饰了对劳动尊严的剥夺。

  当然,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人说“毕业等于失业”。在这种情况下,有人甘愿牺牲个人权利,委曲求全谋个职位,看似务实,实质是无奈和“被就业”。即使出于各种原因,有的事实上签订了同意“零薪就业”的合同和协议,也不符合常理。如果“零薪就业”成为现实,其实就是以形式上的合法性掩盖事实上的不合理性。这是一个不平等的现实,也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如果让这个现实大行其道、畅通无阻,无疑会使更多的人受到伤害,遭到不幸。

  还要看到大学生“零薪就业”影响的并不仅仅是个人。毋庸讳言,“读书无用论”正卷土重来。特别是那些家在农村靠借钱读书的贫困生,读完书又要面临“零薪就业”,这无疑是给“读书无用论”添加最“生动”的佐证。

  如是,面对“零薪就业”的现实,我们绝不能不恰当地解读、渲染和推崇,而应该从中看到隐忧,并着力加以解决。

    王平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