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人毕业秀,我们该关注什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雷人毕业秀,我们该关注什么?

2010年07月01日 18:40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青春作伴又各自东西的毕业时分,总是夹杂着憧憬、伤感与未知的迷茫。回想起十几年前的自己,青春的荷尔蒙似乎一下子又回注到这具疲惫与疑虑重重的身体,尽管它不再年轻。这几天,是大学的孩子们告别的日子,恶搞学士服、裸奔、露大腿毕业照、喊楼、床单标语……毕业秀雷人不断,但其实只有一种语言:庆祝与告别。

  只不过,他们庆祝与告别的方式已经迥异于以往。个性化的年轻人,他们的告别,没有雷人,只有更雷人。

  小姜毕业后要出国了,给学校里的好友人手一张A4纸,让每位朋友在一张白纸上写下最想对她说的三个字,然后拿着写字的纸留下影像。几十张照片依次看过去:“求包养”、“当富婆”、“快结婚”、“早生娃”、“偶顶你”……(7月1日《半岛都市报》)网站上已经标上了耸人听闻的标题:女大学生举牌“求包养”,仿佛,不如此,就不足以吸引眼球。更有跟帖批评一代年轻人价值观沦落至此。其实,这不过是又一场华丽而伤感的告别。

  毕业日,必然是一次疯狂的告别。谁让它属于青春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毕业传统,我们熟悉的毕业纪念册规矩地贴着同学的小照,而整齐一律的告别三部曲:拍照、喝酒、K歌,也已经那么乏味枯燥。他们是在周星驰、后舍男生、暮光之城、芙蓉姐姐的社会文化中长大的,连他们的最喜欢的校长“根叔”对他们的毕业演讲都是在“热词串烧”中开始的。所以,请不要对这些另类的告别方式先抡起道德大棒,要知道,在国外,毕业也是一场青春的疯狂——“女大学生举牌‘求包养’”?——这恶搞风靡的当代大学毕业传统开始的时候,我们是否更该关注他们的焦虑与压力?

  毕业日那天的告别宴上,我明显喝多了。莫名的忧虑随夏天的夜晚笼罩住了大家。房间内是泡沫四溢的啤酒,屋外是浓重的化不开的热浪。想必十几年后的孩子们也有同样的兴奋与焦虑:“告别”意味着下一场“开始”的登台,更何况,等待他们的是这个时代特有的“被就业”,或者愈加激烈的竞争、看得见的“蜗居时代”。而他们手中所恃的,却是那样单薄。

  我那一拨同学若干年后聚会时,反复传播的一条经验是:对于生存和发展来说,情商远比智商重要。这些刚刚告别校园的孩子们,他们也将步入社会,同样他们将经历一个失落与茫然的经验。但社会发展至今,社会环境、机遇同台已经大不相同。“被”时代,是坚韧地迈过这个坎、还是就此消沉,是毕业生从今天起面临的一场考验。没办法,他们就是赶上了这个时代。种种压力倏忽备至,连我们都不曾想到,80后、90后的孩子们要面临这样复杂而艰难的生存。尽管,我们常常自以为是地批评他们抗压力差、责任感不强、耽于享受、没抱负、少担当。又或者果真如此吧,但这只是他们自身造成的吗?

  试着以开放的心态欣赏这份青春的疯狂吧,荷尔蒙需要释放、压力需要宣泄;试着去理解他们的表达方式吧,一代一代毕业生上下相传的毕业秀,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传统;也请你去关注这些从未有过的年轻人:四年的大学给了他们什么?当我们指责他们的时候,我们也该躬身反思大学教育是否足够丰厚有营养?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从此他们将步入社会,当我们以励志要求他们的时候,“被”时代、“奴”一代却是这一代人的时代标签。(蔡晓辉)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