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四年可织就“关系网” 杭州考生热捧本土高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称四年可织就“关系网” 杭州考生热捧本土高校

2010年07月08日 13: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杭州7月8日电(记者 江耘 实习生 倪幼杰)高考志愿是一张通向大学的船票,除了关注船期、航线外,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将目光投放到终点城市的选择上。然而,高考后,记者通过在浙江省杭州市调查发现,多数杭州本土考生更愿意选择留在本市就读。他们认为在本地读书可以积累四年的关系网,同时还不容易“晕船”。

  留守:四年混张“网”

  “杭州生源的学生不愿意出省读大学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惯例’了。很多学生宁肯填报当地的一般院校,也不愿意去中西部或者其他地区一些在全国都很有名的学校。” 浙江工业大学招生办主任金晓明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也是“情有可原”的。

  “很多家长不愿小孩出省念书是考虑到四年后的人脉积累。”金晓明说,杭州的学生即使去外省念书,毕业后回家找工作的比例也很高,这与浙江本身经济发展的比较好是有直接关系的。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周立婷老师也赞同这一观点。“家长的考虑一般都比较务实,所以除了能够上北大、清华等一些全国都非常知名的高校,家长更倾向于让孩子留在本地发展,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关系网,另一方面也方便以后的工作分配。”

  记者在杭州人才网等一些招聘网站上发现,确实有一些单位在应聘要求上还会注明“浙江生源优先”、“要求本地户口”等。

  “事实上,在大学期间学生已经在有意无意的建立关系网,如果在本地读书,周围的同学今后多数还是在当地或周边发展,那就是一种资源。有一些单位就看中你有资源优势而录取你。” 浙江一公司的招聘负责人说。

  家长:不熟悉 不放心

  周立婷老师告诉记者,从以往来看,她们学校平均只有不到20%的学生会选择省外的高校学习,选择去西部的更少,有时一个班都没有一个。“主要还是家长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在外生活。”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家长都存在一定的顾虑,认为孩子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家,可能身心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读书不够安全。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是要看学生自己的意愿和性格。”周立婷建议,学生最好对要去求学的城市环境、生活习惯进行基本的了解,以此来确定是否合适。

  周立婷打了个比方,如果一个性格很内向的人,突然要一个人去大西北生活学习,那就要多加考虑了。她告诉记者,之前就有一个学生报考到了西安读书,一年后,还经常打电话回家说吃不惯、睡不惯。

  读的是”本土”的文化氛围

  除了考虑就业、生活习惯等因素外,杭州的本土文化氛围也是吸引杭州考生“留守”的原因之一。

  今年参加高考的朱同学告诉记者,杭州本身是历史名城,出过无数文人墨客,同时地处长三角,又走在学术前沿,各方信息都比较发达,“大学不仅是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地方,还是一个与社会接触交流的起点,这些外在的文化影响对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据了解,由于本地学生的热捧,杭州本地很多二本院校的分数甚至超过了部分地区的一本线。而像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等一些地处相对较远的名牌大学却很少收入杭州考生的“锦囊”中。(完)

参与互动(0)
【编辑:秦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