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等生笔记销售火爆 外地生争当“代理商”(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优等生笔记销售火爆 外地生争当“代理商”(图)
2009年05月25日 11:25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笔记销售现场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不久前,本报报道了华师附中的“学生公司”,要把优秀笔记制作成商品的校园新鲜事。上周,该“学生公司” 的首批“产品”正式上市了,学生笔记成了旺销“商品”,学生老师们对此议论纷纷。现在的商品真是丰富,连课堂笔记都有得买,且还是优等生的笔记,你买不买呢?

  现场直击:

  销售火爆

  外地“代理商”出现

  华附有毕业生传承笔记给低年级学生的传统,以此为契机,诞生了以华师附中高二(8)班贺照人同学为“总裁”的“学生公司小组”7名成员的商业计划——将华师附中优秀生的优质笔记变成一种“商品”。5月20日下午5时,首批笔记产品“笔绩”在学校出售。

  记者看到,首批产品只做了两门课程,一共三本:《生物必修二》、《生物必修一》和《历史必修二、三》。每本各印了100本,一共只有300本。开卖当天下午,2个多小时之内,足足卖出了100多本。另外,负责外联事务的同学告诉记者,不少家在外地——例如肇庆、清远的华附同学,已经提出做当地代理的要求,也就是说,“笔绩”将通过这些渠道销售到外校,甚至外地!

  至于首批“笔绩”产品的价格,稍薄一些的《生物必修二》和《生物必修一》优惠价是14元,厚一些的《历史必修二、三》优惠价是26元。高二年级的小姚同学告诉记者,在外面随便买一本习题册也要十几元。有些同学原先打算只要一个人买,其他几人复印,后来一算价格,复印这么多页也要十几元。

  买家不仅有学生,还有前来棒场的老师们,有一位老师就为他正在读高二的孩子一口气买了三本“笔绩”。

  “笔绩”是这样诞生的

  首批“笔绩”产品虽然只有三本,但是从研发到面世,经历了2个多月的时间。一本“ 笔绩”是这样诞生的:首先由科目老师推荐优等生,每一科会选取两到三位优等生的笔记扫描。负责编纂英语科目的狄雨柏同学告诉记者,除了一定要保证原汁原味的优质笔记内容之外,也会进行一些删减、添加、整合和加工,使得笔记内容更加连贯和出色。初步完成之后,再由“笔绩公司”的其他成员一一审阅,并交给科目老师检查,全部通过之后才交付排版印刷。

  校园论战:笔记,买还是不买?

  优等生的笔记,你会买吗?同学们对此褒贬不一。

  来自中学生的声音

  赞成买笔记的同学的普遍观点是,“有现成的笔记可以参考,上课省时省力,而且通过笔记可以借鉴优等生的学习方法”。

  另外一些同学则认为,复制优等生笔记、并制作成商品的模式是一种创新的双赢局面。高中二年级的小文同学就对记者说,“提供笔记的同学可以得到回报,购买笔记的同学在听课的同时也可以参考和学习,这不是互利吗?”

  还有一些同学觉得这类笔记有一种亲切感,笔记提供者就是自己的同学,笔记的内容也与课上进度完全吻合,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优等生的笔记以前借不到,不过现在都可以买到啦!”

  但是也有一些同学对“笔绩”产品的面世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高中一年级的李同学说道:“其实每一个人都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优等生记笔记的思维方式未必就是适合每一个人的。”

  高中三年级的许同学也说:“记笔记是一个牢固记忆的过程,笔记也是自己的珍藏,以后拿出来看都会觉得很有感触,所以我不会买。”

  而有些自信的同学则觉得,笔记本身的作用并不是那么突出,而且“我记的都和他一样好啦!”

  来自大学生的声音

  卖笔记不仅在中学生引起了热烈讨论,大学生们对此也颇有想法。

  许德强(中大,大四,会计学):创意是很好,但是你能做的别人也能做,例如清华附中可以做,北大附中也可以做。最后的结果就像现在的教辅书市场那样“百家争鸣”。

  梁奕碧(华工,大三,电子商务):这件计划嘛,我感觉想法很新颖,连一个尖子生笔试都能挖掘出商机,很不错啊。不过这应该面临的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是盗版的问题,因为这东西要盗版真的太简单了,一个班买一本,其他人全复印,肯定不用每本12元。

  许妙珠(广外,大三,英语系):应该没什么销路吧。现在的学习资料那么多。专家级别的老师写出来的辅导资料我们都未必会去买。更别说这些所谓的优等生的笔记了,他们的笔记算得了什么?我不知道别人,但是我自己是不会花钱去买的。

  旭玲(华农,大三,汉语言文学):中学的笔记是有用的,但我从来不花钱买笔记来看,因为本人的笔记本身就是范本,而且同学们也慷慨大方,借笔记看不用给钱。卖笔记啊?我觉得市场不大啊,因为笔记体现了个人风格,别人的笔记不一定适合自己用啊。不过学习下别人记笔记的方法还是可以的。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买卖笔记太市侩了,有辱纯洁的同学友谊啊。

  老师观点:

  学习不能走捷径

  学生开始买卖笔记,老师们也有话说:

  雷玉桃(华工经济与贸易学院,国贸系副系主任,副教授):一方面,我认为这个商业计划有助于同学之间进行“互助学习”;但是另外一方面,对于中学生,我认为上课主要还是要靠自己动手记笔记,随堂记笔记是一种很好的及时消化老师课堂知识点的方法。不能让这种购买的“笔记”助长了自己的惰性,上课就带着耳朵去,不动手不动笔,那样就适得其反了。

  严钦熙(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书记、副校长):我认为“优质笔记“对于提高学习成绩会有一定帮助,不过我并不十分赞同“优质笔记”的商品化。如果说某学校有“笔记”承袭的传统的话,那么这种承袭就只应该保持在学校内部,从而变成一种具有品牌效应的校园学术文化。

  夏南新(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在社会上,存在对优秀学生笔记的潜在需求市场,拥有优秀学生笔记资源的经营者,以有偿形式让需求者得到它,这是双赢的好事。当然,不提倡中学生使用现成的笔记,学生尤其中学生记笔记也是一种学习锻炼。每个人的笔记都有各自的记录特色,再加上笔迹可能难以辨认等原因,即使十分完美的笔记也可能提高不了学习效率。我常给同学举这样的例子,我拿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著作给你阅读,你就能拿到诺贝尔奖吗?显然不可能。也就是说,学习要循序渐进,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走捷径。

  新闻链接

  英国网站推出

  大学生“笔记分享”服务

  英国一家网站针对在校大学生推出“笔记分享”服务。学生通过网站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笔记和论文等学习资料,可以获得现金等奖励。这家网站受到不少大学生青睐,包括牛津大学等名校在内的数百所高校学生通过这家网站“赚钱”。但校方质疑,“ 笔记分享”网站可能纵容学术剽窃行为。

  这家网站名为“得分大师”,是大学生提供分享学习资料的平台。网站主页写有口号“由学生向学生分享笔记”,看重学习资料的原创和共享。大学生可以把自己的课堂笔记、作业、演讲稿、论文和考前复习资料等上传至网站,供其他学生免费阅读和下载。

  创办人索特尔说,网站宗旨在于让学生从互助中获益。一方面,“大师”学生可以通过帮助他人“获得奖励”;另一方面,使用学习资料的学生可以从“尖子生”那里获得学习心得和方法。

  索特尔所说“奖励”包括现金、餐馆代金券和免费旅行机会等。

  “得分大师”网站鼓励学生自由分享学习资料的做法引发学校方面不满。针对质疑,索特尔说,网站打算借鉴一些大学的做法,与软件供应商合作,配备能够核查剽窃行为的软件。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