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五千新生率先体验“通识教育”——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中山大学五千新生率先体验“通识教育”
2009年08月26日 14:31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探索精英化教育,中山大学还将从8000多新生中选30人入读博雅学院,旨在培养思想家学问家

  本报讯 记者夏杨、实习生黄少宏、通讯员王丽霞摄影报道:大众化教育下如何探求精英化教育?中山大学今年作出新尝试。中大副校长陈春声透露,今年中山大学新建了博雅学院,在全校8000多名新生中挑选30名,学习中西方古典文化课程,旨在用精英教育的理念,培养未来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

  据介绍,今年7月,中大新开设人文高等研究院和博雅学院,聘请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研究中心教授甘阳担任院长。高等研究院将利用其广泛的海内外学术联系,广邀海内外学者为博雅学院讲授课程或开设系列讲座。

  跨学科跨领域教学

  学制四年不设专业

  陈春声说,博雅学院本科学制实行四年不分专业的精英化博雅教育方案,贯彻跨学科跨领域的精英教学方式,着重培养今后有能力从事高深学术研究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人才。学院的教学方案参考国外博雅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的经验,课程设置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每学期主要课程一般为3-4门,但每门课有大量阅读和作业。学生在四年本科学习期间将广泛深入地研修中西方文明传统及其经典著作。

  这个新学院的定位是什么?陈春声说:博雅学院强调精英教育,但这不意味任何特权,而仅仅意味更多的阅读、更多的思考、更多的付出,且将来承担更大的责任。博雅学院推崇的人生价值不是金钱,而是智慧与修养。博雅学院学生的人生榜样不是亿万富翁,而是学富五车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

  学生必修中西经典

  教师实行“双聘制”

  据介绍,博雅学院的学生必修古汉语、古希腊语、拉丁语等古典文明语言,兼修艺术理论及其技能,学生毕业后将获得哲学(博雅)学士学位。博雅学院优秀本科毕业生将有机会直接入读本学院硕士班继续深造。

  第一学期课程表已安排妥当,记者看到,主课为《诗经》(6学分)、拉丁语(6学分)和古希腊史诗(3学分),其中《诗经》每周上课四次,每次100分钟,拉丁语每周三次,学生的学习强度由此可见一斑。

  甘阳介绍,博雅学院的授课老师多数与文史哲等专业共享,实行两个学院的“双聘制”,学校也将对学院给以支持,在对老师学期排课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学院对授课老师所讲之课不求宽泛,但求精深。他举例说,老师一个学期讲半部孟子,比讲一部中国思想史要有意义得多。专业教师将引导学生多读经典原文,锻炼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判断能力。

  全校推广通识教育

  五千新生率先体验

  陈春声说,设立人文高等研究院和博雅学院,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在全校推广通识教育。从今年秋季开学起,中山大学珠海校区5000多名本科生将率先体验“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计划。

  “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计划主要面向本科低年级学生,将先在珠海校区试行,随后会逐步在全校推广。

  甘阳介绍,“共同核心课”共设有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四大类课程,每类课程都有4个必修学分,2009级新生须在本科前两年内修满16个学分的“共同核心课”。

  与以往的公选课不同,“共同核心课”将增加大量不同专业的必修和选修课,向全校开放供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修。“以中国古代史为例,它是历史专业必修课,被列入‘共同核心课’后,历史专业和非历史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选修,教师仍按照必修课的要求教学。”

  甘阳表示,开放专业课程给学生选修既增加了学生的自主选择面,又将各个领域的优势教学资源集中起来,产生聚变效应。

  按照计划,“共同核心课”将采用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的形式,每个班级上限为300人,平均每30人就有一位博士研究生助教配合教师教学。

  -链接

  “中国通识教育之父”

  甘阳,杭州人,1952年生。“文革”曾在北大荒下乡八年。1982年获黑龙江大学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获西方哲学硕士学位。同年在北京创办象征中国学术新生代崛起的“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主编出版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等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标志之一。 1989年赴美入著名学府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长期进修,先后师从社会理论家爱德华·希尔斯(Edward Shils),政治哲学家爱兰·布鲁姆 ( Allan Bloom),法国名史家孚雷(Francois Furet),以及中国政治学家邹谠等名师,广泛研究社会理论、政治哲学、西方文明史。他近年大力提倡的“通识教育”理念,更强烈推动了中国主要大学纷纷走向通识教育道路,从而被公认为“中国通识教育之父”。现任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兼任博雅学院院长,通识教育总监。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