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版高考改革方案引热议 高考指挥棒指向或大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民间版高考改革方案引热议 高考指挥棒指向或大改
2009年08月28日 08:46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最近现身网上的“民间版”高考改革方案,又一下子拨动了亿万学生、老师以及家长那根最敏感的神经。尽管教育部随即发表“安民告示”称,“官方版”高考改革方案尚未成型;但明眼人已经感觉到,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时间的迫近,高考指挥棒有可能出现指向性的重大改变。

  理想的高考方案应该是什么样的?“民间版”的高考改革方案是否有参考价值?对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本市高校负责人和教育专家均表示,新方案应当在改变以往“一考定终身”的大前提下,“确保公平、兼顾层次,并且给高校适当自主权”。

  寻找能答“冰融化变成春天”的学生

  “以现在的高考题目,尖子生得分都能达到满分标准的90%以上,互相只差一两分。这样的区分度太小,很难满足我们选拔人才的要求。”不久前在本市举办的一次高考座谈会上,清华、北大招生负责人发出了一样的抱怨。事实正是如此,清华和北大在沪招收新生名额很少,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分差,的确只是区区几分。

  另外几所名校的负责人却说,以目前的高考,在某一个分数段中,即使相差20分,也并不能说明考生水平有多大差异——因为现在的考题仍然注重考查书本知识,看分数看不出学生的实际能力。

  某高校招办负责人举例说,高考中如果要求填写“冰融化了会变成什么”,按照标准答案,考生只能乖乖答“变成水”。但名校希望发现的,是能够回答“变成春天”的学生。“现在的高考题目规定不能超出书本范围,因此这样的选拔,对我们来说”的学生。“现在的高考题目规定不能超出书本范围,因此这样的选拔,对我们来说意义不大。”

  自主招生改变高校与考生的“分数关系”

  “今年复旦录取的3000名新生中,有1500名考生享受了自主招生的各类政策,他们在高考前就接受了复旦教授的面谈。但这远远不够,我们今后的目标是全部实行自主招生。”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郑方贤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上海交大、同济等名校,也在不同场合表达过“希望有更大招生自主权”的强烈愿望。

  郑方贤称,过去招生,完全按照分数高低将考生“排队”,两个晚上就可以通过电脑录取完毕。但学校和被录取新生之间,说到底也就只有“分数关系”,对学生的实际能力与个人特长一无所知,这与学校培养特色人才的目标明显矛盾。而实行自主招生后,教授们通过面谈和笔试,可以基本了解考生的综合能力,了解他们是不是“高分低能”、有没有“特殊才能”。

  上海交大招生办主任陶正苏教授披露,不久前在江浙沪地区开展的一次大规模调查显示,70%以上的考生和家长认可自主招生方式。不过他也说,在国内的诚信体系还未完善时,并不适合让所有高校都搞自主招生,而部分重点大学,则可以试行全面放开招生自主。

  改变“一考定终身”也要考虑社会大环境

  教育界专家及高校招办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一致表示,不管高考改革方案最终采用什么版本,学生利益都应该得到最优先考虑,而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确保公平公正,给考生更多机会,并且对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起到推动作用。

  目前的高考制度,最受质疑的是“一考定终身”和“唯分数论”。虽然后者在自主招生高校正逐渐被淡化,但“一考定终身”短期内看来还很难有所突破。虽然不久前本市推出了高中学业考试,但在不少大学看来,这不过是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的水平测试,难以作为高校尤其是名校录取新生的唯一依据。

  陶正苏称,对上海交大来说,高中学业考试成绩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仍只能作为参考,不可能替代高考和自主招生考试。而国际上通行的由中学校长向高校推荐优秀学生的做法,实际上已在上海少数高校实行多年,但在全社会对招生公信力仍缺乏足够信心的态势下,并不适合在所有高校推广。

  高考指挥棒,在高考恢复后的30多年里,充分显示着它的巨大影响力。这一次它将挥向何处,又将对中学教育模式和高校选拔模式产生何种冲击,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相关链接:“民间版”高考改革方案

  方案1:

  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高考只考3门:语文、数学、外语,不再分文理科。高校根据高考成绩,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方案2:

  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高考按学科群考5门:语文、数学、外语,实验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人文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不分文理科。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择优录取。高校可根据培养方向和目标,以加权平均分数录取,不同专业加权系数不同。

  方案3:

  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分开进行。考试内容体现不同特点,不分高低层次。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条件成熟的省市,可积极探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选拔模式。(姜澎)

【编辑:马学玲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