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三正式取消“诊断考试” 家长心里没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重庆市高三正式取消“诊断考试” 家长心里没底
2009年10月12日 15:11 来源:华龙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从2010届高三年级开始,全市高三年级统一的“传统项目”:一、二、三“诊断考试”将正式退出舞台。

  市教科院院长万明春表示,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淡化、取消不必要的考试是趋势,总的来说是积极的。

  为什么取消

  和明年秋季高中课改有关

  万明春说,在确定取消诊断考试前,也征求了一线老师的意见,老师们普遍希望保留统一考试。但从教育发展的方向看,考虑到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及减轻学生的负担,市教科院请示市教委,取消一、二、三“诊断考试”。他很理解,搞了多年的东西,一下子停下来,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学校可采取平时练习、测验来进行检测。

  重庆的高中课改将于明年秋季开始正式实施,高中学生的学业评价方式、高考及录取等诸多方面将有很大变化,取消诊断考试是否与高中课改有关系呢?万明春表示,确与高中课改有关系,但不是必然的关系。

  该不该取消

  有人赞成也有人吃惊

  “诊断”已经变味了

  一位高三年级老说,“一诊”过后, 正是中招招生宣传白热化的时候,如果有学校考得好,往往就会把“一诊”成绩作为炒作的内容,比如全区排名第几、全市多少强等。他认为,诊断考试已变味了。

  可减少学校掐尖机会

  重庆一中研究员张群力认为,取消全市统一的诊断性考试,可以减少学校掐尖的机会,没有全市的参照,学生的成绩不跟其他地方比了。同时,也可以让各个学校的命题能立足于本校学生的实际,根据本届学生的生源情况决定难易。

  组织不严反害了学生

  一区属重点中学校长分析,诊断考试的组织并不像高考那么严,考题的运送、保密是个大问题,以往就出现过考题提前泄露的情况,这对于学生、学校来说,是不公平的。如果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因为提前获知题目或答案,突然冒尖,不仅老师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复习要求,对这位同学、其他同学都不是件好事。

  反对方

  老师:

  它还是有“诊断”作用

  重庆外国语学校高三年级的李老师说,毫无疑问,取消了全市性的统一考试,高考前模拟考试的诊断性就没有那么强了。从教师角度,还是希望了解到学生当前学习水平在全市的位置,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个上进、继续努力的目标。

  也有老师认为,能参加两三次全市的统一考试,检测自己存在的问题,毕竟不是坏事。

  家长:

  孩子的水平不能猜

  黎茜是一名高三学生的家长,她获知取消全市的高考前的统考后,感到很吃惊。“如果只是通过高考成绩出来后,来选择学校、考虑志愿,那也太仓促了!”黎女士说,作为家长,其实现在就已经在考虑孩子的高考志愿了。重庆是自主命题、单独录取的城市,通过高考前的统考来了解孩子大概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在考虑高考志愿时,会更好操作一些、更从容一些。“毕竟孩子的水平不能猜呀!”

  另一位家长认为,虽然孩子在学校的排名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成绩好坏,但没有统一性的考试,家长的心里怎么也不会踏实,也许一个学生在普通学校排名第一,可放在重点学校就只能排第十,孩子自己也有可能找不到自己的坐标,以为平时在班上排个前几名可以读重点,高考下来却只够个三本分数线,孩子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不符,也会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接下来怎么办

  “各自为政”还是联合命题?

  取消全市统考这样的“主心骨”考试,各校接下来将采取怎样的措施?育才中学分管高中的副校长熊军表示,提议直属学校联合起来进行小范围的命题、考试,不过各直属学校尚未达成共识,也不确定市教委是否同意直属学校以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高考复习阶段性检测。

  学校:

  对老师要求更高了

  铁路中学校长黄兴力表示,应辨证地看待这一变化。取消统考,对老师的要求就更高了,能促进各学校教师们主动钻研业务,钻研考纲、教材,主动寻找教学信息。

  学生:

  重要的是如何看考试

  今年上高三的肖军成绩优异,他认为不管有没有统考,反正学校肯定是要考的,考不考都要学。“但是我希望考北大,成绩比我好的学生肯定很多,很想比较一下。”

  “我当时‘一诊’考试考得很差,只上了专科。”已经上大二的王竞说,当时他怀疑自己考不上本科了,还好老师多次谈心,才让自己重拾信心。“我的经验是,重要的是如何看待这样的考试,不能太在意,也不能太不在意。”

  新闻背景

  高三诊断考试在我市已有10多年历史。2006年,我市高考实行考后填志愿,当年开始,“传统”的统考改名为“调研考试”,仍然是统一出题、集中时间考试,其本质上与诊断考试无异。(重庆时报 记者 高敏)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