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高职教育"断头路" 企业一线人员为学生编教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打通高职教育"断头路" 企业一线人员为学生编教材
2009年12月14日 10:56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深职院动画学院学生把作品带上文博会,与市场亲密接触。鲁力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深职院荣膺首批“国家高职示范院校”,探索从专科到专业博士的人才培养链条

  南方日报讯(记者/曲广宁通讯员韩树林)近日,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发布消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28所院校成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界人士普遍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类比为普通高等院校的“211”工程。对于能首批立项、首批验收通过,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洪一难掩喜悦,“这就相当于普通高校被纳入985工程名单”。

  企业一线人员为学生编教材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启动三年来,中央财政和深圳市政府总计为深职院投入逾2.26亿元,用于重点专业及专业群、教学资源及共享平台、对口支援与社会服务能力等各项建设。

  “多数指标超过预定目标,最高达成度198%”,这是三年后深职院的成绩单。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例,三年中深职院共建成国家精品课程35门,加上原有的一共达到49门,与此相对的是全国1200余所高职院校仅有811门国家精品课程,深职院一家就占了6%,数量在高职院校中遥遥领先。

  “一个学校好不好往往看好专业多不多,专业是学校最小的细胞,而我们就以专业建设为载体,以课程建设为其中最核心的要素”,深职院主管教学与课程开发的副校长温希东说。

  在课程开发上,除了传统的“项目化”方法,深职院更是从“工学结合”的原则出发,基于工作过程编制课程。“我们与众多企业合作,从企业一线收集教学案例,专业老师和企业的工程师、设计师以及工人技师一起,共同遴选组织课程内容”,温希东说,这样的课程建设也带动了实训课程,也带动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CCIE培养数领跑全国高校

  实训课是深职院教学中的重头戏。作为一所高职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对于学生的培养更多强调“工学结合”,强调“高技能、高素质”,这种人才培养定位也曾被形容为“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从台湾专门来深职院学习珠宝鉴定专业的许哲铭也是在深职院的焊接实训课程上第一次尝到自己动手创作的苦与乐,与他一样,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要在实训课上学习雕牙,汽车工程系的学生要在车间一样的实训室里学习电子检测课程。

  在深职院,“双证”是学生征战职场的一大法宝。学生毕业时不仅持有毕业证,而且要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最近三年,深职院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部分专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到80%。CCIE(Cisco认证互联网专家)是IT业公认的权威认证,也是最高级别的认证证书,全球目前仅有2万人通过认证,在大中华地区约为两千人,而深职院就累计培养了120余名CCIE网络工程师,“这超过了很多国内重点大学”。

  不少企业主向记者表示,深职院的学生上手快,实操能力强,超过很多本科生,“有些学生在学校的工学坊时就跟着企业做项目,待他们一毕业自然就将其招聘进来”。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深职院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也达到了96.82%。

  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

  获得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称号之后,深职院对未来的发展还有着更深的思考。校长刘洪一透露,深职院正在制定“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改革总体方案”,这一改革“比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更为全面”。

  在教学方面,刘洪一表示深职院将不断丰富“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的办学模式,加大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要素在办学中的比重。此外,深职院还将努力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多层次办学体系,健全高素质、高技能应用人才培养层次,构建以四年制为主、三年制和六年制为辅的多层次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形成专科-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链条。

  目前深职院通过合作办学项目,使学生可以通过“3+1”或“2+2”的方式在海外获得本科以上的学历,但海外相对昂贵的学费让部分学生望而却步。刘洪一说,高职生升本读研的愿望十分强烈,“如果让部分国内有实力的技职类院校为学生搭建完整的深造链条,打通从专科到本科乃至研究生的学习路径,将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持。”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