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经验不足、成本过高 应走专业化道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高校自主招生经验不足、成本过高 应走专业化道路
2010年02月20日 14:28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试点运行中,自主招生遇到了经验不足与成本过高等一系列新问题——

  -陈悦 宣璇(上海交通大学)

  近年来逐步推进的高校自主招生,是我国高考体制改革中一项很有意义的尝试,它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征,打破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但在试点运行中,自主招生遇到了经验不足与成本过高等一系列新问题。明确高校招生目标,建立专业化招生考试队伍,将有助于高校自主招生长效机制的建立。

  当前自主招生中存在的问题

  ◎组织时间紧张。高校自主招生的申请和审批过程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因此组织实施选拔方案往往有时间紧张仓促的感觉。自主招生计划名额审批等因素的不确定性通常会延迟招生时间。另外因为自主招生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各个高校每年的政策和办法都会有变化,有时甚至会有很大变化,因此不管是高校还是需要推荐学生并提供材料的中学,都有较大的工作负担。

  ◎招生成本较高。自主招生的组织需要大量投入,如宣传材料制作和政策宣传,大量数据输入和校对,海量书面材料的归类和整理,高校需要组织大量专家审核材料,并进行高强度面试等。通常高校仅自主招生面试成本就可达到六七十万元。

  ◎面试专家招生经验不足。国内高校自主招生参与材料评审和面试考核的专家大都是大学教师,是专业上的权威,对学生有较强的识别能力。但是由于专家们平时的工作大都是讲课与科研,因此在招生经验方面还有某些不足,如专家在材料初审中有着绝对的决定权,但个别专家由于对中学教育缺乏了解,对不同学校不同排名考生的学习水平高低较难准确评判。

  ◎报名材料掺杂“水分”。虽然大部分考生提交的材料是真实有效的,但仍存在个别造假现象,如申请材料中存在作文代写现象,一些考生以班级名次代替年级名次,或用单科排名代替总分排名等,这都需要招生学校仔细辨别。

  ◎后续培养难以跟上。对于自主招生中发现的那些很有特色和特长的考生,在目前的培养模式下,高校还不能提供一个有针对性的培养环境和方法。

  对高校自主招生的几点建议

  ◎逐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更多的自主权会促使我国涌现出更多特色鲜明的高校,并能给更多有特长的人才提供一展身手的机会。

  ◎转变考试中心职能。效仿国外,由全国考试中心针对高中生进行多形式、多科目、多次数的测试,高校可自主决定是否采用和如何采用这些成绩,这将有助于压缩招生成本。

  ◎提高招生队伍专业化。国外一些著名高校都有专业化的招生团队,常年由此团队负责审核材料,选拔新生,这种做法使得团队成员的招生经验非常丰富,对于学生素质的识别能力很强,有助于提高招生水平和效率,也有助于控制成本。因此,国内高校也可以考虑进行自主招生的专家队伍建设,人员应当相对固定,并进行适当培训,走专业化道路。

  ◎破除惯性高考思维。正确引导社会评价,可考虑允许自主招生预录取学生免除高考。依目前的惯性思维,对高校生源质量的评价就是依据高校高考分数线和平均分。即使对于自主招生这一主旨在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机制,我们在评价选拔体系结果的好坏时仍缺乏必要的手段。基本上目前能直观看到的评价方法就是对这部分预录取学生的高考成绩与正常通过高考入校学生的高考成绩进行比较。这就使得各校招办在进行自主招生选拔体系设计时,会不由自主地因循高考思维。因此有必要对舆论加强引导,给自主招生更多的“宽容”和时间,同时加强跟踪研究。对自主招生的效果评定不能仅看通过自主招生被高校录取的学生的高考成绩,更要看他们入校后的表现与毕业后的发展,甚至是更长远的成就。

  ◎建立考生与中学诚信档案。对考生与中学提供的材料进行跟踪与核实,对曾经不诚信的中学在审核材料时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办法。

  ◎增加与专业类相关的测试环节。由于高校中各专业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专家应善于发现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或者从事某一类学科研究工作的能力,或者对学生具备的特长、兴趣等进行检查。招生学校可以进一步探讨在今后的选拔工作中增加与专业类相关的测试环节,如实验、专业技能测试等。

  ◎选拔与培养并举。在近年来的自主招生中涌现了不少有特长、有潜力又有个性的优秀学生。对于一些所谓的“怪才”、“偏才”,若在其入校后仅按部就班地按照原有的统一模式进行培养,必然不利于发挥这些学生的优势和特长,也势必弱化自主招生选拔不拘一格人才的作用。因此高校有必要对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管理制度进行适当改革,以使招收到的优秀学生能更好成长。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