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高中特色办学建言 中学课程应适应求职需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专家为高中特色办学建言 中学课程应适应求职需要
2010年02月22日 16:36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本市初中毕业生60%升入高中学习,高中毕业生超过八成进入各类高等学府。在升学率越来越“好看”的同时,高中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应该提供怎样的教育?“深化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多样发展”高端论坛日前在格致中学召开,与会专家为高中课程设置提建议:让未来的求职者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开设大学预科课程

  如今,不少高三学生填报志愿往往由父母代劳。不少学生对此无奈,因为他们对大学各专业所学的内容和可能面临的职业挑战知之甚少。“应该向学生开放大学预科课程,接触一些大学课程的绪论,了解自己对哪些领域可能感兴趣,”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指出,这是当前国际高中教育的一大优势,AP课程和IB课程便是其中代表。他也提醒,这并不是将大学课程下放,而是应该专门为高中生度身设计此类课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研发处主任曹志祥建议,大学应主动参与中学课程设计,为人才培养作“预热”。

  走出45分钟办学

  美国百年名校斯蒂文森中学开设了11类共162门课程,其中约一半属于选修学分,涉及商业、数学、社会科学、健康、消费、汽车技术等多个领域。上海中学建立了超过200门课程的“课程图谱”,只要选择一门课程的学生超过5个就开课。中外名校的特色化办学做法,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专家指出,这并不是名校的专利,一些普通学校更应通过特色办学吸引生源。除了课堂45分钟,学校生活的各种经历也是课程设计的一部分。知名的英国伊顿公学,聘任宿舍管理员条件甚至比聘任专业教师还苛刻,校方始终将礼仪风度和性格养成,视为和学业成绩相同重要。

  尹后庆强调,市教委坚决做到“不给学校排名”,并倡导区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给高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质量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尹后庆说“一部分学校担负着培养拔尖人才的重任,这只是学校应有的社会担当,社会不应给予更多光环。” 本报记者 陆梓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