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即将迎来大变革 “一考”不再“定终身”——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高考即将迎来大变革 “一考”不再“定终身”
2010年03月04日 10:22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本报记者 于忠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对高考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方向——改变“一考定终身”和建立“多元录取机制”,高考将迎来大变革。

  “一考”不再“定终身”

  【规划纲要】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制度。

  纲要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战略专题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说,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后,用一种考试办法来选拔不同院校的学生,这种考试选拔办法需要转变,以适应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分数不是唯一的标准,仅仅用分数来约束学生,就会引导学生只重视学业成绩,甚至只重视考试分数,而不太重视其它方面的全面发展。

  谈松华介绍,从纲要规定的分类考试,本科院校实行全国统一考试,高职高专院校由各省组织考试招生,高水平大学可以另外加试。同时鼓励实行联考,也就是说本科院校高水平高校、高职高专可以有不同的考试办法,另外在考试上也不是一年只有一次,有的科目一年可以进行多次考试,给考生多次机会。综合评价是指除了考试分数之外,还要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中学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这两项实际上也是对学生更全面的评价。到条件成熟的时候,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将会作为选拔学生的依据之一,在条件没有成熟的时候,只能在局部地区逐步推进。

  而多元录取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综合评价择优录取,高校逐步扩大自主录取的比例,还可以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突破目前高考招生制度对学生评价的局限。达成这些目标,要建立诚信制度,完善招生录取法规,所以需要通过试点。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则借用“绿色GDP”的概念,提出高中学校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应提倡“绿色的升学率”。出发点应该是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地发展、有个性地发展,同时达到很高的升学率就是很好的结果。

  10年后有望不再文理分科

  【规划纲要】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

  《规划纲要》首次向社会征求意见时,曾向社会公众征集“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据教育部统计,同意文理不分科的人占54%。与此同时,支持者认为分科有助于让学生减负。总之,高中取消文理分科最大的障碍是高考制度,只要高考制度不变,依然实行文理科分卷,考试分科就会永远存在。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表示,现有的文理分科高考今后将逐渐淡化其惟一性,文理分科的形式也将逐渐改变。不排除高校在录取选拔时可能存在区分文理的情况局部存在,但是文理分科高考作为大一统的指挥棒的局面有望在2020年改变。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则表示,按国家课程方案的规定,我国高中教育并未文理分科。但由于目前的高考制度是文理分科考试分科录取,确实在现实中出现了文理分班教学现象,目前也很难出台政策禁止文理分班教学。

  《规划纲要》这次虽并未在纲要文本中言明“答案”,但却明确要求高中生必须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各门课程。

  郑富芝介绍,目前教育部正在设计全新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各省组织统考,高中生需全部通过国家规定的12至13门课程后,才可毕业这一方式将促进学生兼学文理。不仅如此,高中文理分班与否还需考虑到“学与考的关系”,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班将伴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的进程逐步研究决定。

  探索个别科目一年多考

  【规划纲要】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高等学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完善国家考试科目试题库,完善统一命题和分省命题方式,保证国家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建国介绍,有的科目多次考试已经在一些地方试点,比如浙江就在通用测试科目上实行一年两试。

  张力则认为,目前英语科目最具条件一年多次考试,探索社会化考试。不过这需要良好的社会监督,需要公开透明的程序。多次性的考试试点要等到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正式发布纲要以后开始逐步推进。

  此外,纲要中提出要完善国家考试试题库。张力分析,这样不仅能减少各地开发题目的成本,而且建立了完备的足够大量的试题库后,可以避免在高考复习中押题猜题的应试局面,有利于打造素质教育。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