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术、文化风骨成为稀缺资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当学术、文化风骨成为稀缺资源
2009年07月13日 15:45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7月11日对中国文化界、学术界而言,是个尤为不幸的日子,在短短几个小时里,图书馆学、宗教学和哲学耆宿任继愈;吐火罗语、印度学专家季羡林相继与世长辞。

  季羡林先生桃李满门,名扬天下,但其所研究的专业却是地道的冷门学科;任继愈先生学富五车,圈内有口皆碑,但同样因“冷门”二字,知道的人并非很多。正因如此,二老之仙逝,竟一时间引得众口唏嘘,万人惆怅,缅怀悼念之词,充溢媒体、网络,才会让人感到一些惊奇。

  众生芸芸,能读懂吐火罗语者,在中国怕如凤毛麟角;真正能体味任继愈老学术精髓之三昧者,也应只是少数中之少数,人们之所以震惊、痛惜、惆怅,不独因为二老的学识,更因二老的风骨。

  二老在学术上共同的特点,是甘于寂寞,坐得“冷板凳”,执着于学问锲而不舍,而少受浮华尘世之搅扰;二老在为人上共同的特点,是敢说真话,直抒己见,不与时俯仰。事实上,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一名“士人”,一名知识分子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现实中,文化快餐化、国学快餐化,“冷板凳”不再有人青睐,“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翻东西”的训诂精神被剪刀糨糊挤到边缘,当这些原本应是学术之正途、文化之底蕴的宝贵的东西,变得如珍宝那般稀缺时,人们当然会对如季羡林老、任继愈老这样坚守学问本色、保持士人风骨者倍加珍惜,倍加敬佩;也惟因如此,对于二老的离世,人们才愈觉痛惜惆怅,若有所失。

  快餐文化、快餐国学的出现,原本既是社会的必然,也是社会的进步,文化需要普及,需要通俗,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固所难免。但无论如何,一个健全的、正常的、有生命力的社会,都不可缺少真正的学术精神和风骨,都不可缺少如季老、任老这样传统型的士子、学问家,否则这个社会就成了一个肤浅的社会,快餐文化、时尚国学之类,也会因缺乏底蕴和依托,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惟如此,我们才更应对逝去的季老,任老,奉上最真挚的敬意和最深切的缅怀。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真学术、真士人、真风骨,虽然日见稀缺,却毕竟远未到绝种的边缘,正如季老生前所说,“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季老晚年抱恙,行动不便,耳目所及,并非很广,尚能见到这般景象,其耳目所不及的更广阔天地间,这样的学术、这样的士人和风骨,自当大有人在。

  惟因稀缺,乃觉惆怅;惟因逝去,方知珍惜。媒体、社会、公众对季老、任老的痛悼追挽,不仅仅是在缅怀两位学术老人的去世,更是借此表达对学术、对学术精神和士子风骨的敬重顾惜。也正因如此,我们不仅应悼念、缅怀逝去的长者,更应加倍挖掘和顾惜尚存的真学术、真士子和真风骨,让传统文化、学术精神和士子风骨代代相传,薪火不尽。这不仅是对文化、对国学的真正敬重,也是对季老、任老等逝去长者最好的纪念。陶短房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