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个人而保留的小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为一个人而保留的小学
2009年08月18日 16:28 来源:长江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最新一期《求是》杂志载文指出,中国部分地区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失当,导致辍学率出现反弹,没有实现预期目标。(8月17日中国新闻网)

  这让我想到了年初在南方某报实习的时候,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采访了很多村民。其中有部分家长和群众对此提出反对和质疑,担心布局调整后,能不能保障学生有书读、读好书。

  开展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本应是对教育资源的再分配,是对学校规划和布局的合理调整。然而现实却是部分地区出现辍学率反弹的现象。我在采访中发现,调整和撤销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的学校,虽然可以让农村的孩子走到城镇,集中优质资源把学校办好。但问题在于对一些孩子来说,上学远了,要考虑路途安全。如果住宿的话,对政府来说就要增加校舍建设和生活设施的投入;对学校来说,要增加管理的难度;对家庭来说,需增加一定的负担。

  这些原因的出现,是一些地方政府在调整布局时为了提高表面的效率,采取了简单地、一刀切地撤销,并没有按照“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的原则进行调整。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撤销小学可能会出现失学和辍学,这一点没有被考虑。

  政策初衷与现实相悖,让我想到了家乡甘肃定西的一所小学,一所只有一名教师一名学生的小学。

  小学就在我家旁边,村子只有60户人。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提倡“人民教育人民办”,基础教育实行“镇办初中、村办小学”管理体制,村里兴建了这所小学。学校教室极为简陋,桌椅都是村民自捐的。村民很欣慰,自家门口有了学校,孩子有书读了。

  90年代后期,中央改革税费体制,镇村财力无法保证义务教育的投入,特别是2001年起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后,村村办学的格局已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我村这所小学也和其他小学一样因规模小、校舍简陋,面临因布局调整而撤销。

  这一时段,有能力的村民迁到了城镇,孩子也随父母到了城镇上学。村小学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少,直到2007年剩下一个学生。面临被立即撤销的小学,在县教育局人员考察之后,居然奇迹般地保留下来了。原因很简单,村子交通不便,附近没有其他小学,为了保障孩子上学,必须保留。于是,我们村至今没有一个孩子因没学上或上学难而辍学。

  实习时,我曾就此事和其他记者讨论,一位记者说这是一个悲情故事。我说,悲情的背后有着暖暖温情。它的悲情在于一个人小学的噱头,而温情在于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提供了一个范本,布局调整必须考虑到偏远农村学生的上学难问题,面对如今辍学率反弹的困境,一些“小学校”的保留是很有必要的。□ 马想斌(武汉 学生)

【编辑:侯冬华
 
请您登录/注册后发表观点!  进入社区  查看评论>>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