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少年之死警示暴力教育——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足球少年之死警示暴力教育
2009年08月24日 12:52 来源:京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小时能颠900个球,已是中国足协注册会员……14岁男孩母诗灏本来应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不过,这一切在今年7月24日终结。因为训练时不听话,引来教练脚踢,在重症监护室躺了20多天后,母诗灏离开人世。

  母诗灏之死,看似一个意外。据报道,施暴的教练林林在打人之后,若无其事地走开。可见,体罚在中国各类体育学校早已连公开的秘密都算不上了。“黄金棒子出好人”“不打不成才”一类的观念,在一些体育教师和专业教练看来,依然是最顺手的教学方法。“搞青少年足球的教练,有几个不打队员的”,圈内人士的共识,或许在提醒家长,在把孩子送去学踢球之前,请做好心理准备。

  可以说,母诗灏是暴力思维主导下的畸形教育的一个祭品。极具讽刺的是,施暴者林林在重庆足球圈中,是一个有实力、责任心很强的好教练,在他的带领下,杨家坪中学已成为重庆市青少年男足水平最高的中学。但由于其从专业队退役后直接进入教练队伍,缺少基本的职业素质和教学培训,更由于“带不出成绩就保证不了收入”的生活压力和教学压力,让他最终亲手将一名足球少年的梦想扼杀在 14岁。

  有理由相信,林教练所实施的这一切,其实也曾经是他所经历过的。但是,这样一场悲剧能唤醒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能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吗?看起来很难。联想到中超联赛上,一些知名教练毫不掩饰甚至炫耀式的打人行为,联想到在国际赛场上,中国球员一再上演的“中国功夫”,不能不说,中国足球能代代相承的“传统”除了屡战屡败之外,恐怕就是暴力思维了。

  母诗灏最崇拜的球员是贝克汉姆,最大的梦想是做个职业球员。如此单纯而美好的愿望,在中国基础足球教育现实面前,却注定是个易碎品。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足球的球员收入一度跟上了国际水平,但足球基础教育却远远谈不上职业化。过低的教练员准入门槛,使得像林教练这样未经任何培训的退役运动员直接进入了教练员队伍,其教学方法自是无从谈起。此外,足球专业培训机构始终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管理粗放,甚至潜规则横行。

  可以说,是低劣的足球基础教育,断送了一个年轻的生命,也埋藏了中国足球的未来。

  若将此事放置于一个更大的视角来看,这一与教育本质背道而驰的畸形之态,绝不仅仅出现在足球圈体育界。8月1日,一个不到16岁的“网瘾”少年被一家叫“拯救训练营”的行走学校打死,家长花了7000元最终换回的是孩子冰冷的尸体;8月5日,宜昌市14岁初中生姚健在参加天海培训基地组织的拓展训练野外拉练时,被殴打致死……

  这些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一起又一起以教育或拯救的名义实施的暴力事件,无不折射出暴力教育思维有着深厚而复杂的社会成因。不难发现,无论是“网瘾”少年,还是母诗灏,他们的悲剧命运,都根源于其所在的教育环境,譬如鱼龙混杂的培训市场,监管的缺失,体罚一定程度上的被认同……诸多外因造就了暴力教育之恶。

  母诗灏走了,带着他的绿茵梦想。暴力教育是该歇歇了。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