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问家”怎可批量制造?——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大学问家”怎可批量制造?
2009年09月04日 11:24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日,中山大学传出消息,今秋新创立的博雅学院只为精心打造“大学问家”。据悉,中山大学从8000学生中精选30人,整整4年只学习古汉语、古希腊语、拉丁语、中国文明、西方文明等课程,学生不属于任何院系且没有专业。

  2009年夏,季羡林、任继愈两位大师驾鹤西去之后,我们才发现,中国已经踏入了“无大师、有超男”的时代。面对这种局面,学术界和高校在教育模式上进行一些“破冰”式的改革,着手培养新型大学人才,其主观诉求是可以理解的。一个对大师“饥渴”的年代,培养“大学问家”之说也当然能迎合许多人的浮躁心理。

  但是,在看了博雅学院的教育方式及课程设置,并联系到中山大学特殊的历史背景之后,笔者不由笑了:一个曾经拥有中国最负盛名学者(陈寅恪先生)的大学,怎么可以弄出批量发售“大学问家”这样的笑话来?一来,“大学问家”自有陈寅恪先生自己的成长路径可以为学问之大提供镜鉴;二来,陈先生对知识分子最高境界的诠释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又可以作历代学者的训尺。

  陈寅恪所居小楼下有一条小路,是当年中共广东省委书记陶铸专门让人为陈先生铺设的。现在,中山大学师生都称其为“陈寅恪小道”。晚年的陈先生基本双目失明,众多听课的学生和教授都通过这条小路来到陈先生家里,来汲取大师的精华。但是,事后我们才发现,从“陈寅恪小道”里走出来的学者中几乎没有人能成为大师。原因可以罗列很多。至少有一点:他们只抱着陈先生这棵老树不放,而忘记了自己的求学和探索之路,更忘记了陈先生学问之大的原因在于“看书看到眼瞎” ——成为大学问家哪有什么“抄小路”可言?

  看罢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的课程表,笔者发现,学生在这4年里要学习古汉语、古希腊语、拉丁语、英语,至少4种语言,还要学习《诗经》和《古希腊史诗》两门课程。这完全悖离了一种求学之道:所谓硕士,其学、其果绝非硕大无朋;所谓博士,其学、其果也绝非博古通今,硕士、博士只需要在三四年的时间里完成一个课题或论文的写作即可。所以,这两种学历,名为硕博,实为越来越专。

  “大学问家”不见得有“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学识,只需要“术业有专攻”即可,这种“以小见大”,以突破口带动整体知识量的提升的方式也是当下国际最为流行的。

  而按照博雅学院的设计,他们显然不满足于“术业有专攻”的大师,而是向传说中“全才”的陈寅恪先生迈进。殊不知,这又完全背离了陈寅恪的求学之路。

  陈先生一生只有高中学历,在欧洲游学十数载未能拿到一张文凭,就是不愿意在课程表的框架下成长,这也正是他一生掌握20余种语言、成为大师和“教授的教授”的真正原因。

  更何况,按照陈先生的选学生标准,无“自由之思想”的人不能收留,其原因在于,“大学问家”首先要具备的是一种潜质,一种自由思想的天赋,而不能为了学贯中西而学贯中西,为了博古通今而博古通今……

  记得梁漱溟先生曾经将学界人分为“问题中人”和“学术中人”,其区别在于前者以发现问题为主,后者以知识积累为主。但是,真正的“大学问家”必须是二者的合而为一,即有“自由之思想”发现并提出问题,更应该以博学之识解决问题。可以看到,这样的标准是何其高——“大学问家”虽然与教育体制有关,但是它同样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更不可能像搞“大跃进”那样批量制造!济北小生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