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师德意义几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量化”师德意义几何?
2009年09月30日 10:37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9月27日举行的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研讨会上,推出全国首个学校智能绩效考核管理系统,令润物细无声的师德可以“以量计算”。国庆后,该系统将在全省中小学推广。

  据介绍,这一系统中,师德是首要的考核指标,总分为25分,占到老师绩效考核总得分的1/4。而师德考核细化到10项量化标准,包括“体罚、变相体罚造成严重影响的;以权谋私造成重大影响的;黄赌毒情节较为严重的;出现乱收费现象的”等,并提及每违犯一项,视情节扣5到25分,后果严重者取消当月奖金。

  这套软件,客观上说,不过是将早就在一些学校实行的“表格评价法”变为计算机操作。这种评价方式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只有严重违规者没有师德,而其他教师的师德得分大同小异。

  近年来,用数量指标方式考核教师,成为一种习惯思维。“量化”考核显得很具操作性,也很公正,但恰恰违背了考核的初衷。在大学里,数量指标考核已经造成严重的指标学术、泡沫学术问题,导致教师不重视教学,而关注发表论文、申请课题,催生大量垃圾论文。可以说,数量指标考核在大学已经走到了被淘汰的边缘。中小学再学这一套,难免重蹈覆辙。

  在全国各地都把师德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的背景下,讨论要不要评价师德的问题,已无法扭转根本方向。因此,寻求具体的、合适的评价师德的办法,更有现实意义。在笔者看来,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抛弃量化指标管理思维,把评价对准教师本身与教育教学过程(而不是结果)。而公众对离开量化指标的考核的公正性表示怀疑,担心教师好坏由领导说了算,正需要中小学改革管理制度。比如在学校管理与教师评价中,引入教师委员会与家长委员会,通过教师委员会与家长委员会共同参与制订教师评价标准、实行教师同行评价和学生家长评价,从而把教师评价权从行政领导手中转向教师与家长,从数量指标评价转向全过程评价。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