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提个醒——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给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提个醒
2009年11月17日 11:10 来源:央视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北大自主招生改革的新举措“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公众舆论的漩涡中卓然前行。日前,北大公布了获得资质的39所中学及其校长姓名并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鉴于全国13个省区市报名的中学有400多所,比例高达10∶1,并且这些中学除了江苏有几所位于县城(含县级市),其余都局限在条件优越的大中城市,估计不产生异议恐怕也难。

  所以,只简单地用表格形式公布“地区”“中学”“校长姓名”“推荐名额”这四项情况,远远满足不了公众的信息饥渴。那400多所中学具体都是哪些,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其中这1/10,是基于什么标准,审核了其哪些优越的条件?做出选择的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成员都是何人?……还会有其他一系列问题,社会大众自会通过各种媒体以及“电话”“传真”“来函”等监督手段质疑询问,因此或许热闹还在后头呢。

  尽管此前我曾撰文对北大推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比较乐观,尽管我相信这项制度设计从主观上肯定是为了把自主招生工作做得更好,但此情此景仍然让人忧虑难消。也许从北大的角度来说,自主招生本来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与这么多闲人无关,可别忘了人们常说的“北大是全国人民的北大”,不是谁家的自留地、试验田,况且即便是私立大学,也不能自己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因为教育与其他生意不同,毕竟具有公共资源性质,也得讲究个公信力什么的。

  在此我也不揣浅陋给北大提个醒。尽管“校长实名推荐”并非取消考试,还得参加高考,但是同样是参加高考,有没有被推荐却大不一样。比方说两位考生,高考成绩都达到或超过了北大一批次录取线,可一个没被推荐,那么在合格者远远多于招生分配名额的竞争中也可能落败,而另一个被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则铁定会被北大录取。再比如两个考生成绩都低于北大一批次录取线30分之内,未被推荐者根本就没有被北大录取的可能,而被推荐者只要经北大面试合格则也会铁定上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含金量”如此之大(不光是白占30分便宜,而且在30分之内还铁定上北大),也就难怪反对声音那么高涨,因此也就不能不提前考虑加以防范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与铁定上大学相关,今后围绕这些有“校长实名推荐”权的中学会不会出现择校竞争的火热局面呢?既然进了这些中学校门,只要成绩不错,实际上就等于进了北大,相当于北大录取关口前置了,并且把至关重要的选择权交给了有“实名推荐”权的几十位中学校长(少有的意外情况只是被推荐的考生降30分仍然达不到北大录取分数线),类似于旧时代曾经有过的“北大预科”,那么由初中升高中甚至“小升初”的激烈角逐势必围绕这些中学展开,在这一过程中会不会出现一些权钱交易和其他教育腐败现象呢?

  相关的还有,鉴于“实名推荐权”在中学校长变化当中还需要重新认定,那么这些中学校长之位的稳定性得以大大增强。如此一来既有好处比如使治校有方的校长长期不变利于教育质量的保持与进一步提升,恐怕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反令好校长的成功实践经验难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扬光大(升职或调任别校),也不排除其中有的中学教学质量高的功劳其实重头并不在校长如此一来却有助于其长久盘踞这一职位。

  我以上的分析并非信口雌黄,而是基于可能发生的情况,但愿只是杞人忧天,不会真的在现实中出现,那样反而值得庆幸了。一项新的制度设计,尽管事先进行过一定范围的论证,可要想一步登天臻于完美无缺,只怕也属痴心妄想,相反,倒是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始料不及的问题。对此,理应采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态度,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调整完善,切不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甚至怕丢面子似地执迷不悟歧路疾行。

  作者:郑根岭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