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高考移民”早日退出历史舞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愿“高考移民”早日退出历史舞台
2010年05月18日 14:40 来源:新闻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晏扬

  依照教育部下发的 《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被纳入教改“先行先试”的范畴。按照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的解释,这里的“升学考试”主要指高考。教育部希望各地申报改革试点,并提出改革方案。 (5月17日《新京报》)

  中国进行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潮裹挟着人们四处流动,然而,脱胎于计划经济的教育体制、高考体制却远远滞后于时代发展,虽然流动人口子女无法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逐步得以解决,却也使得另一个问题凸显:流动人口子女无法在流入地参加高考,高考之前他们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报名。由于各地基础教育使用的教材不一致,这些孩子回老家参加高考往往 “水土不服”,难以考取好成绩,故而,很多流动人口只能将子女留在老家接受基础教育,“留守儿童”由此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另一方面,各地高考录取率、录取分数线相差巨大,为了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一些人通过各种途径迁移户口,“高考移民”由此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一些省份每年都会发起大规模封堵、查处“高考移民”的行动,这些被查出的“高考移民”被禁止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却又无法回迁出地参加高考,由此导致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奇异现象:作为中国学生,有些人却无法在中国参加高考。

  让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参加升学考试,确实有很多困难,正如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所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参加高考问题,涉及高考制度、户籍制度,加之各地上大学机会差异较大,解决这个问题“相当复杂”。笔者补充一点,亦足以可见此项改革之难:外来人口子女在某地参加高考,势必会“分享”当地人口子女的升学机会。当改革影响千万普通市民的既得利益之时,他们会答应吗?他们会以平等眼光、平和心态看待外来人口及其子女吗?恐怕很难。

  但实际上,流动人口子女升学问题并非无解,比如,很多人一再呼吁高校招生按生源比例录取,平衡各地的录取比例,就不失为一个可以考虑的办法。即使各地录取比例难以做到“一刀切”,也至少可以对那些非户籍报考人数较多的省份给予录取名额上的倾斜和照顾,从而在保证外来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前提下,逐步做到高考录取上的相对均衡和公平。

  “无处高考”、“高考移民”这些表明高考体制痼疾和教育不公的标签,应该尽早淡出人们的视野,早日退出历史舞台。若干年后,当外来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不再成为一个问题,当所有中国学生都能够平等入学、平等升学,我们会为今天的 “有所作为”感到骄傲。

参与互动(0)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