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无用论”将导致阶层板结——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考试无用论”将导致阶层板结
2010年05月21日 10:4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刘汉鼎

  “一定要给孩子弄到‘加分’,否则就别想进一流大学!”向我发出警告的这位朋友“家有考生”,这几天正在填报志愿。“我已经悔之晚矣。孩子班里多达14名同学拥有加分资格。这么大比例的考生起步就比你高出10分到20分,好学校留给‘裸考生’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了。”他说。

  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后的第一个高考季,一切几乎都还没来得及改变。对《纲要》中关于高校招生改革的部分,是应该更重视考试的作用还是进一步淡化考试的作用,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就有相反立场的激烈争论,定稿后也免不了会被“各自表述”,所以最后怎么改也很难说。

  且不论争吵中谁占上风,反正这些年录取是越来越“灵活”了,老百姓的孩子考学越来越吃亏了——怨不得温总理感叹:“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

  5月16日,教育部发布《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希望各地申报改革试点,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纳入了教改“先行先试”范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升学考试”主要指高考。对于大多数民众期盼已久的这一“重大利好”,媒体普遍的反应是不怎么敢相信,掌声也稀稀拉拉。

  加分泛滥,考试无用,这不是个仅仅影响生源质量的小事情。说实话,一二十分的差距,与考生实际水平关系不是太大。北大、清华即便招收的全是裸考进不来的学生,最后这些能进来的顶着加分的孩子也足够优秀了。严重的问题在于,众所周知,能够获得加分资格的项目,除数理化竞赛获奖和少数民族出身等个别项目以外,基本与底层民众子女无关。如本报曾报道过的,某省一所中学2009年参加航海模型加分测试的19名考生中,有13名考生的家长是领导干部和企业老板,其余6名是教师子女。—这决不是孤案。

  未引起媒体注意,教育部门贯彻落实《纲要》今年已经悄悄开始的一个动作,是推动部属高校招生“去本地化”。这个“本地化”,在多年的实践中,还不仅仅表现为“本省化”,而且还有高校驻在城市的“本市化”或曰“省会化”——以“走读生”的名义,低分录取高校所在城市(大多数是省会)的考生。“本市化”之外更有“本校化”,本校附中的学生加分,本校教职工子女加分,等等。高校要“去”的东西多着呢。

  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在培养人才,更重要的也是在分配机会。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之一,就是拓宽了社会底层向上流动的通道,让较多的底层民众看到了凭自己的努力往上走的希望,从而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

  30年来阶层板块的松动,不仅仅是温州农民发家致富、“知识英雄”马化腾一飞冲天仅此一种类型的故事。今天,中央部委机关的绝大多数司局级干部,省直机关的绝大多数处级干部,都是恢复高考以后头几届“完全凭分数考出来”的平民出身的大学生。可以说,作为公务员队伍的中层骨干,他们决定了今天政府的基本行政水平。而如果没有高考,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可能有机会坐到现在的位置上。而如果有高考但是加分泛滥,坐在这些位置上的也会是另外一群人。中国公务员队伍的这一轮公平置换,极大地巩固了政权的合法性。

  某种意义上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差别逐渐凝固化,进而导致身份遗传、阶层板结。“按照多数衡量指标,美国是发达国家中最不平等的一个国家。”《右翼美国》一书的作者——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两位记者在分析美国人为什么能够容忍不平等的存在、为什么里根时代以来不平等的急剧上升几乎并未令民粹主义反弹时,指出这样一个事实,“美国的社会流动性高于其他国家,在美国20%的最贫穷者中,50%至80%的人在10年内能够跳出那一渊薮”。而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不论公立还是私立大学,在招生时都自觉地、持续地采取了种种“嫌富爱贫”、“逆向歧视”的措施,也为社会的活力与和谐作出了贡献。

  任何社会,“考试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知识无用论”抬头,民众改变命运的机会减少,都是危险的信号。在大学招生改革中,政府该毅然作出决断,扭转这种趋势了。

参与互动(0)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