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搭台 大学生自己唱戏 校园“破烂”公司开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学校搭台 大学生自己唱戏 校园“破烂”公司开业
2009年11月23日 10:2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学校搭台 企业指导 大学生自己唱戏

  本报记者 王磊

  在安徽新华学院的校园里,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身着统一的深蓝色马甲,胸配证件牌,推着敞篷三轮车,穿行在教学楼与宿舍楼之间。他们的眼睛像雷达一样四处扫描,只要遇见废瓶子、旧书、废纸,就会想方设法地“收入囊中”。自从他们出现后,校园里的白色垃圾少了,节约环保的观念也逐渐开始增强。

  有人习惯性地把他们叫“破烂王”,不过,人家可是一支正规军,他们有着自己的公司——绿色华园大学生创业公司。王芹就是这家创业公司的“领头羊”,目前的职务是经理,虽然他读的是日语专业,却对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

  “过去经常在操场上打球,每天都能看到饮料瓶子丢得到处都是,影响校园环境;每到毕业的时候,成堆成捆的书被随意地丢弃,要是回收利用废旧物资,既方便了同学,也有利于环保。”

  王芹粗略地算了一笔账:学校占地1500亩,有8个二级学院,目前在校学生2万多人,废品以书本、棉被、衣物、塑料、办公用品、金属废弃物为主,每年产生的市场利润可达数十万元。王芹坦言,在学校里,看到商机的人可不止他一个,“困难的是不知如何去落实”。

  几个月前,学校及时地捕捉到了这群年轻人的创业渴望,决定为他们搭建一个可以施展拳脚的创业平台。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与规划,创业公司的运作模式跃然纸上——学校搭台,企业指导,大学生自己“唱戏”。

  就在11月初,规划方案迅速变成现实,安徽省首家校级大学生绿色创业公司破土而出。省内一家知名回收企业提供了基础设施、启动资金和市场分析等方面的支持,学校领导及相关人员组成了董事会负责具体指导,大约3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经营管理层的主体开展实际运作。

  “绿色创业公司,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还能树立学生艰苦奋斗、环保节约的价值观。”校领导王孝武告诉记者,“环保+创业”,这是一项“多赢之举”。

  据就业指导老师吕翔介绍,这家公司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自负盈亏,并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再生资源的回收与利用,并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公司暂设行政、业务、财务3个职能部门,行政部门负责日常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和企业业务宣传工作;业务部门负责企业正常业务的开展,分3个业务小组分区域开展各项业务,业务小组之间也开展竞争;财务部门负责日常运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财务结算,月末提出本月的财务报告供董事会进行决策。

  吕翔告诉记者,所有职员的收入将根据业绩来考核。“最多能拿到多少?”记者问道。“上不封顶!”吕翔笑答。

  公司的成立唤起了同学们的创业激情,就连刚入校门的大一新生也想一试身手。为了选拔合格的经营管理人员,公司所有职位都实行竞聘上岗。短短半个月里,公司筹备小组就收到了四五十名同学的自荐材料和创业规划,经过严格的面试,19名同学成为第一批公司职员。

  不过,第一桶金的到来总是格外艰难。由于持续阴雨,喝饮料的人少了,一个星期下来,公司的废瓶业务量并不理想。在收购过程中,个别同学不太配合,觉得公司赚了暴利,不肯把废品出手。“捡破烂也是创业?整些鸡毛蒜皮的事真是没出息。”一些家长也打来电话,劝说孩子早点退出,生怕影响了他们的学习。

  “我们做好了心理准备,我们可以承受失败,但我们坚信创业不分贵贱,捡破烂是一件有意义的事。”王芹表示,到目前为止,公司上下还是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说到未来,王芹不禁激动起来:“要是合肥所有高校都有这样的创业公司,联合起来,扩大宣传,绿色回收一定能做大做强。到那个时候,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市场,把周边各个居民小区都纳入我们的市场范围。”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