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校招本科生为何不要NO.1要了NO.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美国名校招本科生为何不要NO.1要了NO.2
2009年12月16日 10:13 来源:钱江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读重高不冒尖,潜力不如普高优等生

  本报记者 章咪佳

  目前,美国高校申请进入最后阶段,各高校预录取名单已陆续公布,正式录取也将于明年1月开始。学美留学创始人、有“台湾留学教父”之称的张恒瑞近日在杭州作讲座时,针对中国学生申请美国高校的本科入学资格时,在一些思维模式和操作手法的误区做了专门评点。

  名牌高中生≠名牌大学席位

  美国最好的大学,接收的多是世界各地各个高中里综合成绩排名前10%的学生,而不是一所顶尖高中的很多学生。所以,有学生会拿着自己并不漂亮的成绩单说:“我是某某重点中学的学生,我虽排在后几名,也比普高学生优秀。”张恒瑞认为,这是国内学生申请美国高校时的一大误区,如此的解释只能让美国名校招生办看到,你是一个在“人上人”里头,并不具备竞争实力的学生。

  他举了个例子:全台湾最优秀的1000个学生大多集中在建国中学,该校有一个50人组成的实验班,个个有竞赛奖牌,是精英中的精英。但这班学生如果排不到前5名,运气好点也许能凭奖牌冲麻省理工学院,否则,美国的前20所名校基本没希望。

  因为,美国高校的观念是,纵然你在最顶尖的高中,最优秀的班级,但是你没能成为最顶尖的学生,说明你的潜力已经穷尽,那么大学为何要录取你呢?对于美国高校来说,个人潜力能给人很大想象空间的学生是最有吸引力的。

  曾经有两个在美国念高中的中国学生在申请时做了比较:A生就读于顶级高中菲利普斯中学,GPA(平均分)为3.35(相当于60%的课程达A等);B生在排名稍后的乔治中学,GPA3.75(相当于80%成绩达A等)。两人都想申请斯坦福等几所名校,结果是,B生被录取。

  高考前到美国念高三并不明智

  近年在中国学生留学申请时,很热门的一个途径是“升学过渡”——很多学生会在高二时申请就读美国高中的11年级,认为这样既能避开高考,又以美国高中生身份申请美国大学能增大机率。但事实上,这样做时需要有很多的技巧。

  首先,千万不要唯好校是瞻。最好根据你的成绩,选择要求稍低一点的中学,比如,你有80分的水平,就要选70分的学校。11年级起,是美国高中升学压力最大的阶段,课业难度、强度都非常大,光凭考分就觉得你可以胜任是以偏概全的想法。

  张恒瑞本人并不赞成“11年级转读”,认为这有点临时抱佛脚。他提出的最佳方案,是从9年级或者10年级开始,就到美国的高中就读。9年级,选择比本地生简单的课程,10年级达到同步,11年级就开始赶超,那么到12年级毕业升学,你照样能进入一流学府。

  根据统计,美国高中11年级的任务是,在校成绩占60%,TOIFEL、SAT成绩占20%,活动成绩占20%,这表明,学生得方方面面兼顾,压力自然不是一般大。而9年级,在校成绩占70%,TOFEL、SAT成绩占30%,无需活动成绩,学生的任务都在学业范围内,大家可以做到集中精力,有的放矢。

  一味罗列成果不讨巧

  留学申请文书写作,最主要的目的是显示申请者的经历,对于本人的成长有哪些影响。张恒瑞前几天在美国开教育大会时,有一个美国高校的老师很不客气地提到了她曾经读到过的一封让她觉得荒谬至极的文书。那是一份中国学生的文书,在他长达好几页的文书里,详细罗列了他在高中阶段已经获得的几个专利成果。

  但在美国,专利是可以花钱买到的,美国人的思维是这些材料并不稀罕。同时,这份文书完全没有能够体现出个人痕迹,这一点很糟糕。很多高校招生老师想要看到的是,学生由于兴趣激发而培养的专长,美国的高校更重视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培养起成熟的心智,而不是学生为得奖而参加活动。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