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校园警力明显加强 家长担心“三分钟热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广州校园警力明显加强 家长担心“三分钟热度”
2010年05月06日 14:19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警力加强,为何还不放心?

  记者走访广州城区城郊学校及教育机构发现,家长老师对校园安保有不少意见

  羊城晚报记者 黄玉杰 陈学敏 实习生 阿润 杨文静 张烁

  独家调查

  城区家长:特殊安保能坚持多久?

  近日,校园安全被提到了国家高度。各地积极推出一系列措施确保校园安保。然而,记者连日来在广州各学校调查发现,家长们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喜悦,他们担心:这个“强化”是一个月、一年还是永远?“强化”过后,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孩子又该怎么办?走访中,记者也不难发现在一些偏离城市中心、警力不达的地区和非公办的特殊学校,家长们亦在担心:资源都集中在市区中心学校,我们孩子的安全又由谁管呢?

  城区校园警力明显加强

  连日来,在广州街头学校周边,公安民警“都时刻准备着”:越秀区警方派出荷枪实弹的特警人员,配备警犬校园周边定时巡逻;东风东路小学的上、放学期间,校门口会有两名以上专业保安看护;西村幼儿园向家长派发IC卡,家长刷卡接送孩子;东湖街成立了校园护卫队,负责署前路小学、培正小学、第七中学的校园安全工作。

  署前路小学的保卫人员透露,学校已增加了五六名保卫人员,门卫由之前的一名增加为两名。新增的保卫人员主要负责校园附近不安全因素的排查工作:对象包括:走鬼、乞丐、游手好闲等人员,不让他们在学校附近活动。

  家长担心“三分钟热度”

  学校、街道的这些举动一时间令家长们很感动,然而,他们还是担忧:“教育部的通知上写明只有这个月是这种级别的待遇,这个月过了,是否一切又打回原状?”家长王先生说:“以前孩子学校也试过严格执行家长进校园接送小孩必须出示接送卡的制度,久而久之就停止了,现在又重新恢复,但愿不是‘三分钟热度’。”

  城中村家长:校园安保“一碗水端平”

  在广州一些城中村、偏远路段以及外来工聚集地,部分学校的学生、家长向中心城区学校严格的安保措施投以艳羡的目光。

  父母打工难管接送

  昨日下午16时左右,记者乘搭公交线路来到棠下站。在棠下、棠东村这片六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20多家外来工子弟学校,目前规模最大的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千余人,最小的也有六七百人。

  记者在棠下遇到刚放学的华立小学学生小黄。记者问他:“这几天学校有没有新增保安叔叔?”小黄说:“没有啊,我们学校就只有老师在上学时检查学生有没有佩戴校卡……”

  记者又采访了市民邓先生以及他就读于明珠小学二年级的女儿。让人惊讶的是,邓爸爸从没听说过最近发生的南平血案、雷州血案。他说:“平时都忙着在外打工,偶尔有空闲才去接送一下孩子。”

  市区待遇不敢奢望

  “并不是所有区域、所有学校都有安保措施的。”孩子就读于天河区东郊珠村小学的张女士很羡慕越秀区的校园安保安排。“市区学校有专业的特警、警犬执勤,这种待遇我们的村办小学想都别想了。”

  几名珠村小学的小男生们主动报料:“一年前,我们学校还没有门禁,曾有一个‘傻佬’跑进学校,幸亏被校长发现了。”一旁的家长听后倒吸一口冷气。

  有家长就此提出:“应该一碗水端平,不管是市区还是市郊,重点还是非重点,所有学校都要一视同仁。”然而,有家长插话:“似乎没那么多警力吧?”

  特殊学校:一旦生事故老师难招架

  聋人学校周边治安差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猎德大道,在这片高楼林立的石屎森林里,穿过一大片工地内部的泥泞小路,终于找到了广州聋人学校所在地。记者联系上学校办公室副主任、保安干部殷春生。相互片刻的交谈,记者一下就感受到殷主任那身不轻松的工作职责。

  “自去年年底起,学校周边有三个地块给地产公司相继拍走,校门口周围很快就开始了旧城拆迁和工地开挖。”殷老师向记者表示,学校周边的地产开发可能会引发不少学生安全问题———学校附近多了很多拾荒的人、收破烂的人,还有直接住在工地上的建筑工人。

  殷老师说,工地开挖后,现在连车道都没有了,学生只能穿过工地步行到学校。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带队的老师恐怕难以保护所有孩子的安全。

  少年宫警力非常紧缺

  夜幕降临之时,记者最后一站来到广州少年宫。18时,这里开始了第一时间段的学习班。陶艺、绘画、舞蹈、电子琴、合唱团、文学社……家长都是牵着小朋友,送到课室门口。课间,家长自行消磨个把小时,待下课后直接把孩子领回家。家长姚先生说:“少年宫靠近火车站,我不放心,只能在这等着,把孩子安全接送回家。”

  家长招先生说:“我看少年宫没有多少警力,更不用说有特警到这里了,孩子的安全只能靠家长。一旦有什么特殊情况,比如来了个神经病的,那我就只能和他肉搏……”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