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门槛高就业压力大 艺考热回归理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考试门槛高就业压力大 艺考热回归理性
2010年03月30日 10:07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37分报道,艺考在很多人的眼中,曾经是通往大学的捷径。但现如今,随着艺考政策的变化和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加,使得"艺考"成为一把双刃剑。近十年来我国开设艺术专业类的院校从几十所增加到1400所。一些文化课较差的学生转考艺术院校,短期虽能达到升学的目的,但抹杀了艺术教育的本质意义,艺考热让很多的学生为了借助于高考的优惠政策而介入艺术,这无疑是艺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那么,在尊重艺考发展规律的同时应该如何理性看待"艺考"?

  临沂高三学生小鹏在结束了自己最后一场考试后,得到的不是轻松,而是茫然。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去年9月份开始学习播音主持,至今已经考了八个学校,车费、吃住、报名再加上辅导班的费用,高达两万多,这对于务农的父母来说实在是一笔巨款。最关键的是他本人并不是因为喜欢才选择这个专业,而是因为自己文化课成绩太差,在老师和学校的建议下改学艺术:

  有很多同学都是老师考虑到成绩不好,建议我们改学艺术的,成绩好的除非是很喜欢,不然不会学的。

  像这种迫于各方面压力而加入艺考大军的现象十分普遍,潍坊一名考生告诉记者,在他们学校,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艺考向来是一条捷径,不仅能让学生顺利考进大学,也让学校的升学率大大提升。潍坊一名带学生赶考的毛老师直言不讳的说:

  我们班还好点,有的班40名以后的全部划到美术班,不学美术他们考不上大学啊。

  山东艺考生鼎盛时期达16万人,今年依然有90654人加入到这个浩浩荡荡的队伍中来。热情高涨的考生有没有理性地思考过进入大学之后的情形呢?作为一个过来人,毕业于平面设计专业的孙青深有感触:

  很多学校只要你去考它就给你发证,但它实际很烂,本来我们艺术生就业面就很狭窄,从好的艺术学校学到东西还好点。

  遍览各大事业单位、公司企业的招聘简章,艺术专业毕业生能选择的范围相对于普通文理科生来说要狭窄的多。常年开办播音主持专业辅导班的盖老师告诉记者:

  一般来说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率比其他专业的要低,这几年就业的大环境不好,所以相对更差一些了。近些年,艺术类专业的大量开设和生源质量下降是导致艺术生就业压力增加的直接原因。据统计,近十年来我国开设艺术专业类的院校从几十所增加到1400所。有关专家认为一些文化课较差的学生转考艺术院校,违反了艺术教育的规律,短期虽能达到升学的目的,但抹杀了艺术教育的本质意义,艺考热让很多学生为了借助于高考的优惠政策而介入艺术,这无疑是艺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艺考应该降温,使资源优化并集中于有潜质的受教育者,也能给艺术带来福音。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邹光平:

  从这几年的扩招来看,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本来一个教室能坐十到十五个人,教师和学生可以面对面交流研究,现在基本上做不到。

  针对艺术专业招生泛滥的情况,2009年,教育部对一批"山寨"艺术专业进行了清理,最终确定222所高校的313个非艺术本科专业可继续按艺术类专业招生,2010年起,社会工作等11种专业正式退出艺考。同时,教育部规定2010年各省级招办划定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应低于本省(区、市)确定的第二批次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与09相比年能高20多分。这意味着,艺术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也给想通过"半路出家"学艺术,从而进入大学的考生泼了一盆冷水。虽然有个词叫做"青春无悔",但是面临双重压力,小鹏不禁感叹:

  人家在教室学习的时候我们到处去考试。毕业后我们还是要到处跑。文化课比以前难考,总之是有点后悔。

  除了就业困难和文化课要求提高之外,艺考的另一降温剂就是09年开始实行的联考制度,多个学校联合阅卷,各个高校老师不同的偏好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不公平。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09年报考山师的一名考生专业课成绩高达280分,因文化课成绩落榜,今年再考,专业课成绩竟然不及格,这使得他最终决定改学文科。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邹光平:

  大家一直在估计三五年之后美术的考生会相对更多。

  基于以上种种因素,艺考已经从捷径变成了独木桥,2009年山东省艺术类高考的录取率仅为约54.8%,比全省58%的高考录取水平数字整整低了3.2个百分点,艺考降温是自然而然的趋势。

  从今年艺考报考类别看,传统艺术类中的美术、音乐类有所减少,不过山东省其他类艺术生却有所增加,如文学编导类就比去年增加了3000多人。哪怕有种种顾虑,小鹏还是选择了艺考,可见对艺考的理性思考远远没有超过大学校门的诱惑。事实上当前对艺考的理性思索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人数这样一个层面上,而应当将目光投向艺考背后的细节,如邹教授所说:

  社会的普及教育应该分别对待,一种是教育类师范学校;另外一种就是纯艺术,像艺术学院那样专门培养艺术人才,人数毕竟还是少。

  可见,艺考降温也不能一以概之,必须加强相关部门和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使之有轻有重,从高考到就业都能造福学子。同时我们也给面临高考的学生提个醒,一定要在尊重艺考发展规律的同时理性看待艺考、选择艺考。 (记者姜文超)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