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小学在全国率先设立春秋假 已有5年(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杭州中小学在全国率先设立春秋假 已有5年(图)
2009年05月19日 15:05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 朝晖中学利用春假组织学生去孔庙参加“拜儒家宗师,行国学大礼”活动 王欣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放“寒暑春秋”四个假,好处多多

  杭州中小学在全国首设春假和秋假,给学生一年放“寒暑春秋”四个假期,5年来受到社会普遍好评。

  带着羡慕、好奇和疑惑的心情,记者上周深入杭城的多所中小学校,采访了刚刚度完春假的师生们。如今,杭州成为全国唯一的给学生一年放“寒暑春秋”四个假期的城市。

  这样的“前卫”之举究竟是出于何种目的?孩子的假期多了,家长们是否放心?这样的变革对全国正在着力推进的素质教育,又会带来哪些启示呢?

  暂别课堂融入自然

  “放春假在我们这里早已不是新闻了,已成为每年春季和秋季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杭州市教育局高中教育处处长黄建民说,为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杭州市教育局于2004年3月提出了《调整中小学假期和作息时间的意见》,在每学年总教学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将传统的一学年两学期两假期改为一学年两学期四假期制,实行春假、暑假、秋假和寒假,春假时间一般安排在4月末到 5月初,秋假安排在10月末到11月初,时间基本上为一周左右,比如今年的春假就是与五一劳动节连在了一起,所以中小学生有了10天的“大长假”。

  黄建民说,当初设立春秋假的初衷其实很简单,也很朴素,就是让中小学生们多睡几个懒觉,“中国民间自古就有春困秋乏之说,春眠不觉晓嘛,让孩子们在捱过了寒冷的冬季迎来了春天后,能有几天舒舒服服地睡个懒觉,这有什么不好的呀?况且,学校放假,孩子们还能利用春光明媚和秋意盎然的大好时节,暂时放下书包,抛开书本,走向户外,拥抱大自然,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精神生活,为什么非要把小小年纪的孩子成天关在课堂里,弄得高度紧张或精神萎靡呢?”

  提到放春秋假的另一个好处,黄建民说,今年春节过后,要不要恢复五一节7天长假的争论一直不断,虽然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严格执行《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但国家仍提倡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带薪休假,“现在杭州的中小学实行了四假期制,这为孩子的父母带薪休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时间,特别是春假和秋假时节,气候宜人,景点客流较少,交通费也相对便宜,因此,这几年杭州的不少家长都会选择在孩子放春秋假时带薪休假,带着孩子外出旅游度假。”

  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杭州学校的春秋假经历了一个逐步被家长和社会认可的过程。2004年3月,市教育局发文时已是春天,各校的教学计划已经排定,因此,当年首次实行的是秋假,第一个春假是在2005年实行的。学校放假,一下子从寒暑两个假期变成了一年四个假期,当时在部分家长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家长们最担心就是孩子假期多了,一个人在家没人管,会不会成天看电视、上网,甚至还担心孩子出门会不会闯祸,在家呆着会不会有安全意外事故。

  “事实上,杭州最近5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放春假和秋假而导致的青少年人身意外伤害事故。”黄建民说,最初的统计是,约有三到四成的家长对学校放假有忧虑,但这几年他们普遍表示了理解,十分乐意让孩子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多一点休闲和快乐。

  在杭州一家知名的论坛里,家长们写了不少关于春秋假的帖子,而且有意思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帖的内容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开始的担忧居多,逐渐变成了欢迎占绝大多数。网名叫“自由的云”家长说:“每年我的年休假就等到女儿放春假时全家一起出去玩,这样可以避开黄金周,玩得开心又省钱,喜欢多带孩子各处跑跑,更希望她成为一个阅历丰富的大气女孩。”

  朝晖中学副校长赵光雄说,市教育局每次部署学生放假工作时都会提出,对于个别放假后家里无人照管的学生,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及家长的要求,让这些学生每天到学校来,由老师照料他们的生活和活动,尽可能地帮助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赵光雄说:“每到春假和秋假时,学校的运动场地和图书馆照常开放,而且对申请全天到校的学生还会安排值班老师管理好他们。可是,前几年春秋假申请来校的学生有十几个,如今几乎一个也没有了。”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