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智养心”成家长共识 读经进校园路难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启智养心”成家长共识 读经进校园路难行
2009年12月11日 09:53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启智养心”成家长共识

  孩子们家境不一,父母的职业也区别较大,有经商从政,有耕田种地,不少孩子的父母中有一方在学校里当教师。记者发现,家长们普遍认为读经对于孩子能力开发和智慧人格培养的意义巨大。私塾的信任度很大来自于私塾主办者自身的个人魅力及与其他家长之间的私人关系。

  李女士在附近租了两层楼伴子读书。她儿子今年9岁,两年前从成都一所区重点小学休学进入一家私塾诵读经书,目前四书已经背完。由于其儿子进步迅速,李女士的哥哥今年春节也将14岁的儿子送到这家私塾就读。李女士的丈夫在北京,她的儿子本来有机会进入北京的名校,但她选择让孩子念私塾。“我个人感觉是孩子更有礼貌了,不娇气,看《史记》能断句了。”

  此外,对于现行教育体制的不满也是他们决定自己另起炉灶的原因之一。李女士告诉记者,儿子在成都念书时有一次去看儿子时,发现儿子被罚站,“站在讲台下,小脸耷拉着,泪水直往下掉。作为母亲,我看着很难受,这种惩罚方式对于孩子的自尊心伤害有多大。”

  读经进校园路难行

  “私塾”对孩子未来发展有何规划?家长们有自己的“30年设想”,“0~3岁在家庭呵护下充分享受青山绿水,3~13岁广泛涉猎国学的经典,掌握中文20万~30万字,包括圣经、莎士比亚诗歌、戏剧等在内的10万字英文经典。13岁后,进一步对此前所学习中西学问的融会贯通,23岁后则是进行师友之间的探讨,理解与生命相融的学问。记者发现,这里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成为有智慧的人。

  今年“两会”期间深圳人大代表曾柳英则建议,将《弟子规》编入中小学课本。深圳教育局就此回复表示,深圳没有中小学教材编写和发行的权利,如果将《弟子规》编写成地方课程,不仅涉及到课改,且需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支撑。

  从全市层面而言,推广传统文化教育难现“一盘整棋”。然而,记者了解到,深圳不少学校以校本课的形式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在深圳市南山区卓雅小学,每天都有读经时间,《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均是诵读内容。卓雅小学自编了小学儿童经典诵读本的校本教材。还开设了围棋、书法、古诗、联唱、武术等和古典文化相关课程,连教室窗帘均是《清明上河图》等古典名画。不过该校校长陈斌认为现代公民社会的教育不应是纯复古,而是应传承与发展相结合,人文与科学并重。

  专家看法

  深圳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赵卫认为国学成为中小学“必修课”还不成熟,国学不是一门具体科目的总称,因为古传统文化良莠不齐,真正开办课程必须有所顾忌。赵卫教授认为现行中小学教育体制还有应试教育的烙印,不仅学生课业负担重压力大,家长们也难受,转向追求“温良恭俭让”这种传统教育情境。

  “现在有些家长具备一定经济条件,当下的文化发展相对宽容、能兼容并包,因此创办家庭式私塾便有了实践的可能性。”赵卫说“他们看到了当前义务教育的弊端,希望从中挣脱出来,希望能够通过传统经典教育来塑造孩子的理想化人格。”

  赵卫认为,这种趋势值得研究,但是必须具有务实精神、有宽广的胸怀,才能把私塾办得更好。他肯定了私塾以国学为重点,但是私塾如果仅仅限于读经则太片面了,应该与现代社会接轨,方法应该多样化,以说唱、手工制造等方式寓教于乐”。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