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教师复原诸葛亮“木牛流马”似变形金刚(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沪上教师复原诸葛亮“木牛流马”似变形金刚(图)
2010年01月15日 13:54 来源:新闻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机械专家称其为目前最接近原物的作品 有望在世博会展览馆展出

  □晚报记者 郭宇 摄影报道

  2009年12月26日,上海。

  有一句话让曹励华泪流满面——“很荣幸,我能认识你。 ”

  说话者是中国机械行业协会泰斗级人物,郭可谦,86岁,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机械史》编纂者。曹励华,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东方绿舟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老师。他复原了1700多年前诸葛亮的“木牛流马”。

  郭可谦教授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程度接近诸葛亮“木牛流马”的作品,所以可用“复原”字样。部分业内人士甚至称,其作品可以为“木牛流马”的复原工作画上句号。据了解,该“木牛流马”将在世博会展览馆展出。

  “木牛流马”是两件运输工具

  国人对“木牛流马”的认识多依据《三国演义》的记载。

  《三国演义》第102回,诸葛亮与司马懿对阵川山山区。为解决军粮问题,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司马懿获悉后大喜,派兵截获该器具,并效仿大批量生产,用以运粮。殊不知,诸葛亮在制造中暗藏机关,趁魏军使用“木牛流马”运粮时,突袭并按下机关,致“木牛流马”全被固定,最终魏军大败。

  这其中,“木牛流马”作为一个独立词汇出现,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件运输工具。不过,曹励华事先声明,其实“木牛流马”是两件运输工具。

  打开旅行包,两件木质器具展现在眼前,外形像牛和马,分别为木牛、流马,其中在木牛侧面刻有“蜀”“汉”以及年代字样。 “这只是模型,完全可以按比例放大。 ”曹励华说,木牛模型长50厘米,宽18厘米,高25厘米;流马模型长32厘米,宽22厘米,高16厘米。曹励华说,木牛运输需四人;而流马一人即可。

  从个头上看,木牛较大于流马,据介绍,木牛是重载慢行、具备轮步行功能的陆上运输工具;流马是轻载快行、具备水陆联运功能的两栖运输工具。根据文献记载,木牛可载600斤,可解决一个士兵一年军粮;而流马的载重量约有200斤。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然而,诸葛亮却利用这两件工具,一举解决了军粮运输的难题。

  木牛颇似变形金刚

  记者注意到,木牛似牛形,有头、双角、四条腿和尾巴,牛身为长方体,中空,牛尾两侧设有两个木柄,即“辕”。四条牛腿上均有轮子,而在牛身中间部位,有一个悬空的轮子。在外围处,一条绳子从牛鼻处一直延伸至牛尾,即缰绳。

  曹励华介绍,牛身所置空箱即为装粮所用。运输时,前后各两人,利用辕和缰绳,可以前行后退或者转弯。根据曹励华展示,在平坦道路上前行时,可使用四条腿上的轮子推行,很轻松;如遇稍有坡度的道路,前两人牵扯,后两人可按下辕,慢慢迈行;而在转弯时,利用缰绳,降下中间悬空的轮子,形成独轮车样式,可使木牛轻松转向。独轮或出或隐,颇似变形金刚。

  不过,木牛动作缓慢,据史书记载,木牛军队日行20华里,不过,曹励华认为,步法多样的特征使它完全具备了在栈道上通行的应有功能。

  当然,流马也恰如马形,两侧各有一个木箱,同样有辕,不过,流马的设计并没有腿,而是四个车轮,在中间部位,有个三脚杠。流马可在40度角的山路上,或上行或下行,此时,按下马尾巴,立起三脚杠,起到制动效果。曹励华介绍,两个箱子为载粮所用,不过装粮时,不可装满,可确保遇到河道时,利用水的浮力,将流马浮起,顺利使粮草通过河道。

  为了证实“木牛流马”的效能,记者利用木块设置障碍,木牛和流马都能轻松越过。

  作品较接近诸葛亮的实物

  2009年12月26日,曹励华作品鉴定会在上海举行,由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专业学会机构学专业委员会组成的联合专家鉴定组审核了曹励华的《“作木牛流马法”文献及“木牛流马”结构解密文件集》,观看了他自制的“木牛流马”实物模型演示,认为曹励华的 “木牛流马”与历史文献记载最为相近,体现了象形仿生原理,其作品基本实现了历史文献记载的相关功能和外形艺术处理。

  机械专家郭可谦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近百年来,全国各地甚至美国日本都有不同的人或机构研究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不断有人称对其进行了复原,但在实际上都不够科学严谨。而曹励华的作品让他很惊讶,“以最科学的态度,曹励华复原了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虽然诸葛亮所制作的木牛流马无实物流传,但从目前情况看,相对而言,曹励华的作品较为接近诸葛亮的实物。”说这话的同时,他强调了“复原”二字。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