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会上应聘者"海投"简历 用人单位拒绝"海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招聘会上应聘者"海投"简历 用人单位拒绝"海收"
2009年03月20日 10:16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你刚才投了哪些单位?”、“名字不记得了!”———这是昨天上海大学2009年第四场校园招聘会上,记者与毕业生的对话中屡次出现的内容。揣着厚厚一叠简历的毕业生,热切地盼望求职成功,抱着遍地撒网的心态,希望提高命中率,一转身却连应聘的单位名字都没记清。多数用人单位表示,对于盲目“海投”简历的毕业生,他们并不愿意“海收”。

  昨天在上海大学举行的专场招聘会由上大与上海市工商联合会共同主办,共有120多家民营企业参加,提供了近2000个就业岗位,吸引了3000多名毕业生参加。毕业生揣着厚厚的一叠简历,忙碌地穿梭于各家用人摊位前。记者注意到,在不少学生的简历上,个人经历、实践经验等栏都填得满满当当,但是在求职意向一栏却留着空白,“这栏先空着,看到单位招什么工种,再填上去”,毕业生小王告诉记者,自己为了这场招聘会复印了100份简历,准备全部投出去,“反正不管行不行,简历投了再说,我已经投了十几份了”,但当被问及所投过的单位名字、所在地时,小王却久久没有想起来,“光顾着投简历,忘记看了,反正他们来通知面试时,我就知道了”。

  “‘海投’的学生确实不少,不知道招什么,简历就递上来了。”在招聘会上设摊的盛隆印务招聘人鲁先生拿出收到的一份简历说:“这个专业也不对口,经历也不对口,应聘意向也没写。”尽管鲁先生当时对这位毕业生明确说明了招聘要求,但是对方仍央求“把简历留下吧”,“不得已我把简历收下来了,不过没用的,我们肯定不会招收这名同学的。”鲁先生说,看到这个学生手里厚厚的一叠简历,“估计是来‘海投’的,以为投了简历就完成任务了,投过的单位也不一定会记得了。”

  记者在对现场招聘方的采访中发现,多数企业都反映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盲目的“海投”现象,但是这种病急乱投医的应聘方式却让不少企业反感,一家服务类企业的招聘负责人说,“只知道把简历塞给企业,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企业怎么会要他?”

  上大副校长叶志明告诉记者,学校已经注意到了毕业生盲目“海投”带来的问题,并在职业规划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看起来是个小细节,但反映了招聘中的大问题。”叶志明表示,“海投”实际上是毕业生在求职中放弃了选择权,同时也是缺乏自信所致,但主动性和自信心却往往是企业招人中十分看中的,“尽管现在就业形势严峻,但盲目‘海投’成功率很低,同时也会浪费宝贵的招聘资源,毕业生求职前还应好好想一想———自己想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想好了再去找。”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