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公布大学生就业调查结果:学生就业期望过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甘肃公布大学生就业调查结果:学生就业期望过高
2009年04月30日 17:28 来源:兰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昨日,记者自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了解到,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甘肃大学生就业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困难和问题:择业意识陈旧,就业期望值过高;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滞后,资源配置不合理;部分行业、用人单位受到体制制约等。

  据调查,部分市州就业率偏低。定西市2006-2008年就业率分别为:36.12%、43.14%、31.13%。2008年大中专毕业生报到总数为6476人,安置就业人数为2016人,其中本科就业率为56%、大专28%。还有6450名大专以上毕业生未就业。酒泉市2006-2008年毕业生报到人数分别为907人、1305人、1713人,已就业人数分别为480人、710人和1137人。武威市2004—2008年共接收毕业生13319人,现就业8054人,就业率为60.5%。大学毕业生人数呈快速上涨趋势,就业率整体偏低。

  机关事业单位受编制制约,接收毕业生人数有限。定西市受编制限制,机关事业单位岗位减少。2007年事业单位招考的岗位2800个,2008年不到2000个,减少了28%。乡镇编制减少了20%-25%。乡镇确实需要一些涉农专业的毕业生,种、养急需专业对口技术人员,受编制限制无法增加岗位。庆阳市事业单位高级职称人才稀少,行政机关年轻人才出现断层,25岁以下的公务员仅占公务员总数的5.2%。

  专业不对口,导致人才短缺,高层次人才流出。庆阳市6200名人员专业不对口,用非所学,高层次人才流出多,本科生回归率仅为2.9%。城市规划、建设专业人才极其缺乏,外办没有一名懂外语的干部。临夏州非专业人员占50.8%,公开考录偏重教育和卫生系统,其他系统急需专业技术人员。张掖市81%的各类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后通过各种渠道在外地就业。真正返回户籍所在地并已在本地就业和打算在本地就业的人数仅占同期毕业生人数的12%。

  经济发展滞后,企业发展速度缓慢,就业岗位有限,这也是导致大学生难找工作的一个现实。临夏州大中型工业企业很少,大多数国有、民营、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发展缓慢、规模小、用人制度不规范,用工人员工资偏低,更没有能力为就业人员缴纳养老、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对大学生吸引力不大。武威市一些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工资福利待遇较差、缺乏有效保障,毕业生对到企业就业缺乏信心,形成了“越没人才→技术含量越低→经济效益越差→越难留住人才”的恶性循环。定西市经济总量小,基础薄弱,二、三产业的发展和非公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导致就业岗位有限。

  更多的大学生则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表现出择业意识陈旧,就业期望值过高。张掖市在毕业后择业方向的选择上有82.6%的选择“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只有9.8%的选择去“私营、民营企业”,仅有4.9%的选择“自主创业”。有22%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个别毕业生找不到合意的,甚至宁可呆在家里。

  高校招生数量大幅增加,专业设置结构不合理。据调查,2008年全省14个市州沉淀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6.8万人。本科生1.9万人,占27.7%,专科(高职)生4.9万人,占72.3%。理工类占17.8%,农林类占7.8%,师范类占18.5%,财经、政法、文史等占55.9%。人才市场签约率下降,主要原因是:毕业生的专业结构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造成了结构性失业,企业的需求专业在省内很难对接。

  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滞后,资源配置不合理。临夏州截至目前还未制定符合实际的长远或阶段性的就业规划,缺乏功能完备的人才市场体系,就业指导工作乏力,服务滞后。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应达到80%。而州县乡三级科技、农林牧、卫生、环保水利、能源等14个部门、916个机构中,共有从业人员1325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521人,仅占49.2%,非专业人员占到50.8%。许多单位专业人员无岗位,非专业人员占满岗,出现“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现象,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影响工作质量。公开考录偏重教育和卫生系统,其他系统急需的专业人才无法补充,造成人才资源利用不平衡。

  部分行业、用人单位受到体制制约。银行、邮政、电信、烟草、石油、电力等企业单位,没有自主用人的人事权。部分单位人才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吸纳、储备人才的远见和热情。有的用人单位在择人时没有完全按照岗位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当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一味要求选用高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出现用人片面高学历化趋势,加剧了毕业生供需的学历层次结构性矛盾,导致人才浪费和人才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雒焕素 吕晟君)

【编辑:朱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