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半年报:京沪深地量未见地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楼市半年报:京沪深地量未见地价

2010年07月02日 07: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走过1-2月的“假摔”,经历了3-4月“量价齐飞”,再到5-6月份的“冬眠”,上半年,京沪深房地产市场整体出现了成交量下调,但是,地量并未见到地价。

  北京:商品房成交量跌5成

  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统计,上半年北京商品房期房市场总成交量为59386套,其中住宅为43526套,分别比2009年同期下调了30.1%及36.1%。与此同时,现房住宅仅成交8311套,比2009年同期下调了46%。

  “除经济适用房及限价房以外,北京住宅上半年总成交套数为41457套,同比下调达到了43.9%。”北京中原地产张大伟说,目前北京楼市主要数据均有下调,只有成交价格依然维持在高位,同比上涨了6成。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一段时间,楼市将继续表现为成交量下跌,预计北京楼市成交均价可能在7-8月开始出现普降。

  “本次宏观调控不可能半途而废,下半年利率甚至可能继续上调,对已经松动的高房价、高地价压力更大。”张大伟分析说,目前部分项目房价格已经在6月出现了以促销的形式下调,在下半年这一现象或将扩大化,价格将出现明显的下调。

  根据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数据统计显示,截至6月29日,今年北京共拍卖土地为113块,楼面价明显出现下调,其中总楼面价下调了59.2%,从6654元调到新政以后的2712元每平方米;住宅的楼面价也从新政前的12258元,下调到了新政以后的5085元每平方米。而从最近的土地供应来看,也集中于郊区,尤其是房山地区,新政后的供地面积占到了六七成。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近期楼市成交量持续下跌,加上土地炒作氛围减轻,已经非常明显地影响了开发商的拿地热情,而土地市场的冷淡又使得购房热情继续下探。

  上海:成交量创五年来新低

  上海楼市受调控影响,成交缩量显著。昨天,佑威及楼市专评网联合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6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42万平方米,环比5月增加35%,但仍处于历史低位,与2008年9月、10月楼市深度调整时相当。而从整个上半年的市场成交来看,仅成交357万平方米,为近5年来最低。

  此外,6月上海商品住宅整体成交均价为19168元/平方米,环比5月下跌了14.19%。“成交均价在连续2个月高于2.2万元/平方米后,跌至1.9万元/平方米附近,也回到了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的水平。”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陆骑麟表示,“我认为此次政策调控房价的目的已经达到,但是普通购房者还是抱怨房价过高,房价与购房者的实际购买力还有很大差距,调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深圳:新房价格同比涨7成

  尽管从4月楼市调控开始后,房价逐月回落,但是今年上半年的房价同比的涨幅仍然惊人。深圳市规划国土委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为20903元/平方米,比2009年上半年12129元/平方米的均价,暴涨72%。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为126.53万平方米,同比去年379.79万平方米下降66%。业内分析认为,楼市调控后,深圳房价没有明显的下降,深圳楼市仍有较大的降幅空间。

  深圳楼市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以楼市调控为分水岭。4月楼市调控开始后,深圳房价开始逐月回落。5月深圳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为19653元/平方米,环比微降4%。6月深圳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16978元,环比下降10.63%。这是今年来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

  而成交量同样也在调控前后形成巨大落差。上半年成交量最大的是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达到35.24万平方米。而成交量最小的是在调控后的第一个月也就是5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仅为11.89万平方米。对比降幅达到66%。

  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认为,楼市调控前,深圳高烧症状明显,涨幅居于全国前列。而房价上涨最快的城市,在调控后也将成为领跌的城市。目前深圳呈成交量方面已大幅下挫,调控初见成效,下一步深圳房价还面临较大的下降空间。 ⊙记者 于祥明 李和裕 潘建 ○编辑 阮奇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