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南宁:以人为本打造精致宜居城市环境

2011年01月12日 10:04 来源:南宁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个能让人乐享美好生活的城市,是建设出来的,更是管理出来的。

  如今的绿城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公园、广场花团锦簇;青秀山下游人如织,邕江河畔绿树成荫,到了晚上,主次街道灯光璀璨、车流如潮,造型各异的盏盏华灯将绿城点缀得温馨而靓丽。

  “十一五”期间,南宁市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着力构建“和谐城管”,建立了“数字城管”,进一步健全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社会参与”的城市管理体系,形成精确、敏捷、高效、全方位覆盖、全时段监控、无缝隙管理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城市面貌和人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变化一 城乡环境显著改善

  ●记者亲历——

  “十一五”期间,市民对南宁市城市管理印象最深的就是,城乡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走进埌西市场,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干净整治的市场经营环境,这里污水入渠、车辆整洁、生意兴旺。在这里买菜的朱钰老人高兴地说:“以前小商贩乱摆乱卖,占道经营阻碍交通,搞得乌烟瘴气的。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后,这些脏、乱、差的现象逐步消失,埌西市场变得整齐、清洁,人一进来心情都舒服很多。”

  “环境干净,对顾客是好事,对我们经营户也是好事。”在家禽行做生意的摊主蓝英怀告诉记者,现在市场实行规范化管理,蔬菜、水果、日杂等摊点各有其位,成行有序,并且在各摊位前都摆放了一个垃圾桶,由摊主“自扫门前雪”,防止产生垃圾。家禽行的经营户还被要求在铁笼下使用托板,避免鸡鸭粪弄脏地面,拔下来的鸡毛、鸭毛必须集中装袋。“自从卫生搞好了,来我这里买东西的人更多了,生意也好做多了。”

  ●背景——

  埌西市场的变化只是南宁市城乡环境显著改善的一个缩影。“十一五”期间,南宁市以“创城夺杯”为载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加强,城乡容貌秩序和环境状况明显改善,通过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等措施,形成了“全民动员、全民行动、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

  自2006年9月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以来,各县区(开发区)、市直各职能部门共查处各类违章行为570.8万起,其中摊点乱摆(含跨门槛经营)行为160.9万起、车辆乱停放行为63.6万起、垃圾乱扔行为84.9万起、广告乱贴行为256.7万起、工地乱象行为4.7万起。取缔马路市场257个,新建和改造农贸市场28个,恢复停车场20个,增设果皮箱21838个。

  变化二 市政设施日趋完善

  ●记者亲历——

  伴随着南宁市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的市政设施日趋完善。近年来,南宁的城市亮化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后,达到了“白天看绿化,晚上看亮化”景象:城内外道路路灯将整个城市的轮廓清晰地勾勒出来,市区内花丛树影中夜景装饰灯与高楼光影交融,错落有致;邕江绿水蜿蜒,明珠点点,分外的剔透妖娆;远处青秀山巍峨依旧,龙象塔飞檐翘角,繁星点点,堪称人间仙境。

  走在民族大道上,沿线亮化建设别具风格,楼宇亮化塑造出流光溢彩的夜景。各类灯光小品、灯光雕塑将民族大道沿线装点得美轮美奂;会展中心银白色的穹顶在夜色中像一朵含苞欲放的朱槿花,配以展厅的追逐轮廓灯勾边,勾勒出雄伟壮丽的视觉效果。竹溪立交桥的线型投光灯和柱头灯与会展边坡顶上的七彩动感搜索灯及周边富有特色的高大建筑群体亮化相互辉映。

  民族大道景观亮化工程、南湖公园亮化工程、堤路园亮化工程……一个个亮化工程的建设让南宁的夜晚变得绚丽多彩。

  ●背景——

  “十一五”期间,南宁城市景观照明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开展了“十大片区”楼宇、城市广场、城市道路和桥梁、南湖片区、民族大道沿线和50公里精品线路等亮化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照明自动监控系统,逐步形成了以民族大道为轴线,以南湖片区为中心,以会展中心、五象广场、滨湖广场、民族广场、民生广场等为节点的“一片一线多节点大组团”的城市景观照明格局。

  此外,市区道路桥梁及附属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十一五”期间市区共建成主要道路146条,道路总长438.766公里、道路面积1832.6107万平方米、排水管(渠)长度850.019公里;桥(涵)设施共计168座,其中跨江大桥11座;路灯总数为60444盏(杆),亮化灯总数为171548;(盏)套。

  变化三 环卫基础设施稳步发展

  ●记者亲历——

  近年来,南宁市的城市主干道大多已实现机械化清扫。近日记者在朝阳路上见识了扫路车和高压道路冲洗车的 “威力”。兴宁区环卫站正在使用的扫路车,可装2吨的垃圾,其车底安装有4个圆形的扫盘,每个扫盘上扎着20多把扫把,一转动起来,就把宽3米路面上的垃圾扫到车尾部。在车尾部,一个能把砖头平地吸起的吸盘,就把各种垃圾通过一个大吸管吸到车肚子里。这个不知疲倦的“清洁工”,一天可清扫10万平方米的路面。

  兴宁区环卫站的一位负责人说,现在南宁是以“人扫为主、机扫为辅”,但机械的安全、效率优势十分明显。该负责人说,虽然机械不能完全代替人力,但“机扫为主、人扫为辅”将成为环卫业的一个趋势。

  2010年10月,南宁市再次购买了南宁自行研制生产的20台电动扫地机,这些小型电动扫地机适用于广场、非机动车道、学校、厂矿区的地面清扫,这些机械大大减轻环卫工人的清扫压力。

  ●背景——

  “十一五”期间,市区道路的清扫保洁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南宁市生活垃圾日清运量约为1700吨/日,处理量1700吨/日,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各城区(开发区)环卫清扫道路1213条,合计应清扫保洁总面积为3523万m2,全市道路实行24小时动态保洁,主干道实行全日冲洗降尘保洁,道路清扫保洁率达100%,其中机械化清扫率约为27%。

  如今,南宁环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目前,全市共有垃圾转运站有53座,其中后压缩式垃圾中转站32座,生活垃圾压缩转运垃圾量占全市垃圾量的90%以上;有2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石西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有1座医疗废弃物集中焚烧处理中心。垃圾运输车有308;辆;扫地车45辆,高压冲水车辆40辆。共有固定公厕875座(其中环卫部门管理225座,社会公厕650座;其中有72座一类公厕(星级公厕)。

  变化四 城市管理步入数字化时代

  ●记者亲历——

  2007年9月23日,南宁“数字城管”正式投入运行,大到一条道路,小到一盏路灯都被它做了“户籍档案”。几年时间过去了,“数字城管”这位新管家到底把我们南宁管得怎么样呢?

  在设备齐全精良的南宁市城市管理监督中心里,大屏幕上正显示一名城管员在快速地清除双拥桂春路口的一张宣传广告。

  数字城管把整个城市浓缩成一个井井有条的“家”,“家”里头哪个陈设坏了,哪块墙壁脏了,家里人做错事了,都能及时发现,尽早处理。坐镇南宁市应急联动中心内的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与指挥中心,负担起监督、指挥、分派任务等工作。在视频技术、无线传输、卫星定位等高科技手段的辅助下,对城市管理案件进行建档受理,并在最短时间内调派相关责任部门前往处置。

  1个小时更换井盖、50分钟维修被损坏的广场坐椅、15分钟内赶到流动摊点摆卖处进行处理……这在以往的市政管理中类似“不可能的任务”,通过数字城管,就可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解决。

  ●背景——

  市委、市政府从2006年开始研究并引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2007年建成运行市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与指挥系统(以下简称“数字城管”系统),力求对城市管理体制进行变革。

  南宁市的“数字城管”系统自2007年9月23日正式在4个城区并网运行,至2010年,共发现并上报案件数1068954起,有效上报数为1046179,立案数1045653起,城市管理服务热线咨询26634起,;投诉328起,共处置完成案件1007232起,总结案率96.33%。“数字城管”系统运行以来,有效地解决了城市管理脏、乱、差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南宁市城市管理水平。

  “数字城管”是“十一五”以来南宁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一大创新和突破。与传统城市管理手段相比,“数字城管”大大缩短了案件发现和处置时间,提高了城市管理与指挥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记者 尹海明)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