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这样的保障房放心又舒心 “新凯家园”看房记

2011年09月14日 10:41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这些天,不少区县进入经济适用房摇号、选房阶段。保障性住房究竟建得怎么样?究竟能不能确保居民住得好?

  上周,徐汇区今年第一批经适房开始选房,1号居民胡伟民等很多家庭经反复比选,选择了位于松江泗泾的大型保障性住房基地新凯家园。记者昨天到新凯家园一探究竟。

  时值午后,新凯家园二期售楼处,前来看房的居民络绎不绝。售楼处人员说,从8月20日起,已陆续有2000多组、5000多名经适房申请家庭来看房。

  “这个小区建得真好!”家住黄浦区复兴路的市民田丽华,通过摇号获得第83号选房资格:“再过几天就要正式选房了,我们可要好好做做功课!”

  与河为邻 街坊适度

  作为上海首批经适房房源,新凯家园二期在上海经适房政策试点期,迎来徐汇区近千户家庭,如今,又是徐汇、黄浦、卢湾等区的经适房源基地。不远处,三期A、B块建设已经进入尾声,年内将陆续交付,预计可供应约 7000套保障房源。

  车行在建设中的新凯家园三期,一条条弯弯曲曲的河道从小区内蜿蜒穿过,将小区合理分隔成几个板块,街坊尺度看上去较为宽松适度,整体显得相当大气。建设方上海城投公司总经理孔庆伟告诉记者:“新凯家园二期、三期等在内的保障房,已是上海城投保障房系列的3.0版。”在这些年建设中,上海城投发现,保障房社区不能“摊大饼”式扩张,适度的街坊尺度,对邻里关系、物业管理、公建配套等都有好处。松江泗泾地区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情调,水系十分发达。在规划之初,上海城投就确定利用河道走向,将新凯家园三期地块分成了四个组团,每个组团500至800户居民。这种“大基地小街坊”的规划理念,正是“3.0版”保障性住房的进步之处。

  以人为本 质量过硬

  随意走进新凯家园三期01—22街坊一幢二梯四户的小高层建筑,记者发现这里的户型设计的确非常用心——

  首先进入二楼一套两室一厅、建筑面积65平方米的住宅。尽管是二楼,但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依然间间全明,采光充足;隔壁一间8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卫生间还有干湿分离的设计。 (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从设计角度看,保障房小区和商品房小区没有任何区别,设计保障房反而要花更多的心思。”负责新凯家园三期建筑设计的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张继红说,保障房以小户型为主,每套面积不大但功能一个都不能少。“不能有过多的通道,又要确保没有暗室,这最考验设计。”此外,新凯家园三期每套住宅阳台统一封闭,既能作为晾晒空间,必要时还能成为另一个居住空间。阳台宽度都控制在1.8米以内,这样,便可以按照一半面积计算,能使居民得益。

  新凯家园三期的所有住宅,都穿上了“保温外衣”。据城投置地新凯公司副总经理应健介绍,三期按照50%的节能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外墙选择了A级保温材料——无机保温砂浆内外组合保温的方式,这样,不仅能保温隔热,还能满足防火和耐久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保障房的质量过不过硬,也是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为了造出 “放心房”,上海城投建立了全程质量检查体系,全程不间断检查、抽查。据孔庆伟介绍,目前上海城投在建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共有160万平方米,年内将确保100万平方米约1.4万套保障房的竣工交付。上海城投率先向社会承诺:“对自身的住宅建设质量全面负责,为用户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住宅。”

  记者手记

  合力办好“开门七件事”

  要让保障房住得放心、舒心,除了加快建设,居民入住后的“开门七件事”也必不可少。

  记者多次采访发现,新凯家园二期自去年底迎来首批入住经适房家庭后,交通配套正在不断完善。新学期到来,基地内的“松江区泗泾第二小学”也正式开学。但美中不足的是,小区内的商业配套设施虽已同步建成,不少仍虚席以待,鲜见上海市民熟悉的各大便利店、商业品牌。而早在2007年新凯家园一期建成时,一个2000平方米的大型菜场就已建成,但时至今日,仍没有品牌经营者愿意入驻。菜场设施闲置,居民只能在一些民营的小型便利店里买菜。此外,周围银行等金融服务网点也很少。

  有名气的商家缘何不愿问津保障房小区?居民尚未普遍入住,人气不够旺盛是一个原因。如果纯粹从商业角度出发,现今投身保障房社区,的确会有一段亏损期。但是撇去商业规律中还有一个“养铺期”的概念不说,对于有社会责任感的品牌企业,单从重视社会利益的角度,是否也应该为建好保障房这一“民生工程”出一把力,让入住保障房基地的居民不再为“开门七件事”发愁呢?

  本报记者 张奕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