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开发商拿地热度降温 土地市场入秋

2011年09月16日 09:55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9月前后各地又现土地出让热潮,北京、上海、广州等几大城市均有大规模的推地动作。但从房企举牌成交的反应来看,市场并不如预期理想。除了北京出现多家房企争地的现象外,其他几大城市的土地出让大部分以底价成交,可谓异常淡静。开发商拿地热度降温,土地市场也随之入秋,有业内人士开始预测由此造成的地方财政收入压力增大,有可能动摇目前的调控政策。

  各地土地出让未如理想

  种种迹象显示,近期土地市场的成交在持续下滑,住宅用地成交缩减势头明显。统计显示,8月份全国133个城市共成交土地1678宗,成交面积6899万平方米,环比下跌14%。其中住宅类用地403宗,成交面积2018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7%。

  面对限购,开发商普遍拿地较为谨慎,地王风光不再,土地市场较为平淡,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据经纬行研究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全国130个城市在今年1月至今土地出让金额为7524亿元,同比去年下跌了5.5%。而中国指数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1~6月,全国130个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仅为17%,较去年同期减少1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类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溢价率为19%,较去年同期减少18个百分点。

  在广州,今年出台的《2011年广州市财政预算报告》中,2011年广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计划为646.5亿元,比2010年增加190.8亿元。而据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透露,上半年广州市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63.12亿元,同比减收33.75亿元,降幅达到17.14%。照此计算,今年上半年广州市土地出让金收入仅完成年初提出的全年计划目标的四分之一左右。这意味着,如果要完成年度财政计划,在今年最后几个月,将会有大量土地被推出市场,而且其中将包括不少市中心的优质住宅用地。

  广州推地潮商业地占鳌头

  “广州的传统推地高潮一般是在9月以后。”合富辉煌首席分析师黎文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土地出让真正旺季才刚刚开始,现在还不可以判断今年市场是否冷清。“南站仍有将近20块地,其中12块在两个月内就会推出,此外奥体还有几块地。”黎文江表示,虽然这些地块不太可能再出现地王,但是肯定不会流拍。

  9月上旬土地出让市场已经隐约透露出疯狂的气息。仅是9月1日和2日两天时间,广州十区二市就有8块土地被推出,而在9日开发区也一次推出两场“巨无霸”。除上量多以外,记者还发现,在9月推出的土地当中,商业用地占据了很大的比重。1日推出的地块中,除了白云区同德围鹅掌坦以及番禺区小谷围大学城两块地之外,其余6块都是商业金融以及旅馆业用地。而在2日推出的保税区的BSQ-A1-2地块以及科学城地块也属于商业用途。

  黎文江告诉记者, “现在很多大的房企都已经调整战略布局,开始在一线城市发展商业地产,而在二三线城市建设住宅。”如越秀城建已经确定了把40%的投资用于商业地产,而合景泰富上半年65亿元的销售也主要来自于广州一个纯商业项目和成都的一个高端住宅项目。据黎文江分析,商业用地交易频繁反映出开发商现时的发展战略已经向商业地产转移。

  财政压力下调控仍难放松

  土地出让占据了财政收入很大比重。今年卖地成绩不理想引发了业内人士对于楼市调控政策能否持续的担忧。自限购令出台后,楼市成交低迷,房地产相关税收明显减少。同时,地方财政的压力增大或将影响到限购政策的执行。

  广州经纬房产咨询有限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曾英杰分析称,土地财政现状必将大大影响地方政府对于限购政策的态度。“即使过了中央要求二三线城市限购的八月大限,但仍只有台州一个城市推出了限购政策。”曾英杰称,“地方财政收入的压力增大,无疑会影响到二三线城市限购范围扩大的执行。”

  对于限购等政策的前景,黎文江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调控并不是由地方政府决定的,即使有财政压力,但只要房价、保障房以及通胀这三大问题没有解决,政策仍不会放松。“除非各地都能完成房价调控目标,而且保障房任务在11月底前能达到,还有通胀能维持在3以下,不然限购要放松的可能性非常小。”

  记者 蒋劲劲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