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曝光房贷利率7折“潜规则”打折附加条款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网友曝光房贷利率7折“潜规则”打折附加条款多
2009年02月11日 09:50 来源:长江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央行出台房贷利率7折优惠政策已近4个月,但不少银行的存量房贷利率优惠条件仍犹抱琵琶半遮面。部分银行甚至明确要求,具体条件不得对外公布。近日,网友在本地一家网站论坛晒出银行“潜规则”,买保险、存定期、办信用卡等附加条款浮出水面。

  去年10月22日,央行出台一系列刺激房市的政策,规定自当年10月27日起,首套房可首付两成,利率打7折。28日,农行率先在其网站上发布房贷细则,其中明确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条件。直到同年11月,各银行的房贷细则仍难揭盖头,不少市民选择观望应对政策真空期,“房贷”也成为各银行的敏感词。直到去年年底,各银行才逐步明确首套房首付两成、利率打7折的优惠。

  大部分银行利率都是按自然年一年一调,但今年元旦前,仅农行、招行、民生明确存量房贷可享受利率7折优惠,除农行为自动调整外,招行、民生也未公布具体调整方案。元旦期间,新华社消息称四大国有银行存量房贷可打7折,股份制银行纷纷跟进。

  但目前除工行、农行、招行等少数银行公布具体细则外,其余大部分银行均只受理申请,不对公开对外。有的银行由各地分行制定细则,门槛随之而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有的支行为了扩展业务,也对存量房贷客户人为设置门槛。

  打折附加条款多

  据网友爆料,附加条款在各家银行普遍存在。网友大智若鱼、木瓜称,其贷款经办行要求办理房产证,缴纳评估费和银行手续费,且逾期一次要扣掉5%的优惠;网友席慕涛表示,他已在银行申请7折,但被要求办理3元/月的短信通和信用卡;网友鱼香肉丝介绍,在申请7折时,他被强迫买了5年期的分红险(1000元/年)和3个月的基金定投(200元/月);网友天上云雀、晨曦爆料,必须存10万元成为贵宾客户,银行才打7折。网友小米和玻璃鞋称,银行打折要求贷款额在30万元以上,或者存50万元办白金卡;网友天/tiao天介绍,其贷款银行要求贷款额在20万元以上。

  记者随后联系上几位网友。

  网友大智若鱼说,他2007年在一家国有银行办了房贷,当时已享受15%的利率优惠。今年申请30%的优惠,被告知必须满足3个条件:一是办房产证抵押,这就需要评估,交评估费;二是缴纳600-800元的银行手续费;每逾期一次折扣减5个百分点,逾期3次不办理。该网友因工作忙,有一次逾期,因此只能享受25%的利率优惠。再算上办房产证及评估费、手续费,又至少需要数万元。“这样算下来,不如不办!”

  网友席慕涛告诉记者,他2002年在一家国有银行钢城支行办理了10万元的贷款。年初,他去网点申请利率7折,工作人员并没有明说有什么附加条件,只是告诉他按银行设定的序号走完整个流程就行了。最后他发现,和利率打折并不相关的开通收费短信通和填写信用卡申请表也是流程内容之一。

  席慕涛回忆,当时绝大多数人都按银行要求走完了整个流程,仅有少数已持有该行信用卡的人没有办卡。“最开始不明说,可能是为了不授人以柄。”

  这些附加条款,往往只有经办的客户才能知晓。

  本报读者熊先生此前向记者反映,其贷款银行要办房产证才能打折。但记者随后以客户身份咨询,对方却未提及这一条件。记者拨打网友席慕涛经办银行的客服热线,对方称只要2008年10月27日前执行85折利率,近2年内2次逾期以内的存量房贷客户均可申请。

  “潜规则”让银行诚信打折

  对于银行的附加条款,湖北银监局政策法规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央行的政策只是规定了利率优惠的下限,并不具有强制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的做法并不存在违规一说。

  但央行房贷新政的本意是提高对居民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金融服务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但银行自设门槛后,政策落实大打折扣。网友木瓜说,银行就是想通过各种手段让大家为了享受这个7折优惠去花其他的钱,不管是在时间还是精力上都拖垮我们,最终自己选择放弃申请7折优惠。

  从银行的企业角度看,以利润论英雄,这一做法也情有可原。5次降息后存贷利差越来越小,目前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打7折只有4.158%,与五年期存款利率3.60%相比,只相差0.55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作为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利差收入大幅缩水。

  一位金融观察人士指出,银行在7折房贷利率优惠政策上的“小动作”虽然有法可依或者不违法规,但是与情理相背。在金融服务上的摭摭掩掩以及朝令夕改、出尔反尔甚至流行“潜规则”,只会让银行的诚信打折、失分。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