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多家银行暂停二手房贷利率7折优惠——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杭城多家银行暂停二手房贷利率7折优惠
2009年12月16日 15:52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昨日,记者从杭城多家银行获悉,继先前银行业陆续叫停二成首付后,多家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开始暗中停止了对二手房首套房贷7折利率优惠,纷纷将利率优惠调至8折、8.5折,甚至直接上升为基准利率。目前只有个别国有银行和少数股份制商业银行,才能提供首套房贷利率7折的优惠。

  多数客户只能享受8折左右优惠

  “有位客户首次购房,因为信用卡透支后,忘了支付年费,造成不良记录。虽然到银行开了证明,但到银行申请房贷最低只能享受7.5折利率优惠。”昨天,我爱我家的客户经理蒋先生告诉记者,这位客户的情况,要是在今年上半年,申请7折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在就只能7.5折了。

  和蒋先生一样,昨天,杭州白领倪小姐打电话咨询交通银行杭州某支行个贷部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是:“现在申请首套房按揭贷款,最低只能享受首付三成,利率8.5折的优惠。”

  不甘心的倪小姐又联系了两家国有银行。结果,建设银行庆春支行个贷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首套房贷的最低限是——首付四成,享受利率7折优惠;首付三成,利率8折或8.5折。工商银行开元支行二手房的信贷员何小姐也表示,首套房最低首付三成,利率8.5折。“从10月份,我们就开始收紧房贷了,7折利率优惠的单子就没有再经手过了。”

  此外,记者从光大银行朝晖支行获悉,目前在该行办理房贷,在首付三成的情况下,已升至基准利率。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二手房贷利率优惠收紧的情况并没有波及到一手房的贷款。

  极个别银行提供7折优惠

  在杭城不少银行对首次购买二套房的客户叫停房贷利率7折的同时,房地产中介人士也表示,目前还有个别银行承诺可继续享受首套房7折优惠。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这些承诺7折的银行,目前仅限于中国银行、杭州银行等。

  该人士告诉记者,即使承诺了,也不是所有的客户都能享受7折房贷利率优惠。银行还要考察客户的“成色”。如果客户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医生等,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申请7折利率的成功率比较高。

  都市房网加盟店文三路的店长王小姐也表示,首套房在40平方米以上的上世纪90年代后的二手房,在指定银行办理,仍可享受首付三成,利率7折优惠。“但如果客户有逾期记录,利率可能会上浮至7.5折或8折。”

  此外,地产中介人士表示,如要在一些大型银行享受7折利率优惠,基本上要买该银行的配套产品,如保险和基金。具体需要购买多少配套产品,视贷款额而定。比如贷款100万,按10%的比例购买配套产品。

  15年的100万贷款每月多付303元

  银行人士算了一笔账,以贷款人向银行贷款100万元、期限15年、等额本息还款法计算,如果利率享受7折优惠,每月还贷额为7476.31元;如果利率打8折,每月还贷额为7779.35元,要比7折每月高出303元;如果利率打8.5折,每月还款额为7933.48元。

  地产中介人士表示,由于目前一些银行首套房利率仍可以打7折,一些市民担心明年的政策会趋紧,加上二手房营业税优惠补贴是否继续还是个未知数,赶在今年底前买房成了一些市民的现实选择。

  深发展杭州分行个贷中心主任杜志良表示,自10月下半月到现在,该中心一直很忙。“为了让更多的客户赶上住房优惠政策的末班车,我们加强了人手,晚上有时要做到系统关闭为止。” 

  明年银行大规模让利可能性不大

  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此外,会议的要求还包括:继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切实防范各类住房按揭贷款风险;要加强市场监管……

  “该会议要求的内容,实际上杭城银行业在今年第四季度就已经开始在做了。”杜志良认为,10月以后,业内二套房贷便一直在收紧,明年还会延续收紧的态势。现在,首套房贷实行7折利率优惠,不占主流市场;明年初,首套房7折利率优惠也不太可能大面积在银行业推广。“因为今年上半年,在低利率的背景下,银行业大规模实行7折利率优惠,是在薄利、不赚钱甚至亏损的情况下做的,明年不会鼓励。”

  而中行省分行有关人士则认为,国家对本身信用较好、之前没有购过房、自住型的客户,明年首套房贷7折利率优惠依然会继续,要改变的是投机性购房,以及大面积住房的房贷政策。“不过,明年上半年要像今年上半年那样,银行大规模全部让利的可能性也很小。”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