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高烧”,真的没辙治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房价“高烧”,真的没辙治吗?
2009年11月22日 05:10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有的感叹“一套房子消灭一个中产家庭”,有的调侃“北京的房子已不叫房子了,叫黄金,叫收藏品”。遏制房价高烧,不是没辙,是看动不动真格。

  每次经过二手房中介商铺,橱窗上不断更新的数字看得人抓狂。2009年的房价,除了一声叹息变成几声骂声,似乎只能用波诡云谲来形容了。年初到年尾,不足一年时间,房价翻番的楼盘比比皆是。有关官员日前给出“由于土地稀缺,商品房价格还要上涨,任何人没办法抑制”的一席判断,更令工薪阶层黯然。房价,真的拿它没辙吗?

  眼下的楼市几乎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买房的人不自住,自住的人买不起”。炒房团的规模日益壮大,先是温州等东部沿海的炒房客,后是山西等矿产资源丰富地区的矿主,屡屡在一线城市的楼盘出手,今有“鄂尔多斯炒房团”声名鹊起,炒房似乎已成为富人的投资乐土。

  吸引炒房者“前赴后继”的,是“很少有比炒房更划算的买卖,回报率之高,比任何一个产业都赚钱”。由于没有物业税、遗产税等税种支出,以及低存款利率、高通货膨胀预期、房贷容易申请、投资门槛低等因素,加上规范、调控房产投资的政策规定有限而且失灵,给炒房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操作空间。有调查表明,新增炒房者相当部分来自实体业者。因为不少在实业中辛苦打拼的人,也看到了投机远比投资更省力,而且更赚钱。更有不少人抱着这样的投资理念“如果有100万元闲钱,我会选择股市,但如果只有100万元,会毫不犹豫地扎进楼市。”

  可怕的是,楼市的这股疯狂炒风,又诱惑着普通工薪家庭咬牙冒险,因为他们发现“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房子成了富人的财富孵化池,一个楼盘卖几套就挣回了成本,其他捂着等着下金蛋,却逼着城市新市民要么蜗居,要么甘愿变房奴。

  最近的热播剧《蜗居》,在“写字楼里拥有1平方米隔间、月月还房贷、出门坐公交、中午吃盒饭”的人群中产生了强烈共鸣。剧中女主角海萍说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连串数字蹦出来:房贷六千,吃穿用两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费三百四……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高房价面前,想说幸福并不容易。

  高烧的楼市,有人感叹“一套房子消灭一个中产家庭”,有人感叹“离谱房价骂也没用”,更有人调侃“北京的房子已经不叫房子了,叫黄金,叫收藏品”。眼下,大量的房子控制在开发商和富人手里,开发商捂盘惜售,而出于投资需要的富人,一出手就买好几套,坐等房产升值,偏偏苦的是有自住需求的普通工薪阶层,要买房,只能拿出“三代人一生的积蓄”。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日前分析指出,如今的买房人不是第一货币支付人,比如两个小青年买房,双方父母掏钱,爷爷奶奶掏钱,是6个家庭支持一个小家庭买房子,这样就扭曲了支付能力和价格。这个问题很严峻,它实际是把三代人一生的积蓄都用来买房,而且这些人都是老年人,将来保障怎么办。

  楼市里投机之风盛行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大批富人直接从穷人口袋里掏钱“转移财富”。进城农民工难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刚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变成了“蚁族”,像蚂蚁一样群居在一起,有的白领不堪压力,向二线城市转移……真应了某位大亨的理论“高房价是控制人口增长和人口素质的门槛”。照这位房地产商的逻辑发展,房价再这么高烧下去,北京等一线大城市,恐怕就变成了“富人城”。不过,在今年7月份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深圳市中小企业发展报告会上,已经有企业主抱怨:高房价逼走了优秀人才,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当住房的投资需求压倒自住需求,房价怎能不疯狂?遏制房价高烧,不是没辙,是看动不动真格。通过调节税收抑制房价,在国外不少国家和地区已有成熟的经验。比如,一些国家就通过开征物业税,迫使投机性的需求减少。若我们能抛开地方政府借高房价发财的短期利益,借鉴那些已有的经验和教训,还能出现国内富人动辄买下几十套房炒来炒去的新闻吗?

  开征物业税是时候了。(成露)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